中医诊疗方案妇科【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诊疗方案妇科【精选】.doc

PAGE O(∩_∩)O 妇 科 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目 录 HYPERLINK \l _Toc314477241 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HYPERLINK \l _Toc314477242 癥瘕病(卵巢巧克力样囊肿)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HYPERLINK \l _Toc314477243 滑胎病(习惯性流产)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HYPERLINK \l _Toc314477244 月经过少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HYPERLINK \l _Toc314477245 胎萎不长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HYPERLINK \l _Toc314477246 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HYPERLINK \l _Toc314477247 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HYPERLINK \l _Toc314477248 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中医中医诊疗方案 月经过多症(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卵巢早衰中医诊疗方案 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诊疗方案 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 盆腔炎诊疗方案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 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1993年,中华医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编著《中医妇科诊疗指南》。 (1)主要症状:月经周期及经量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但少于15天,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 (2)次要症状:①经色紫黯有块,经行涩滞不畅,小腹疼痛不适,身重无力;②或色鲜红或紫红,质稠。形体消瘦,颧红潮热,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大便干,小便黄;③或经色深红,混杂黏液,阴中灼热,或伴有阴痒,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臭秽。腰腹胀痛,四肢沉重,全身乏力;④或经色淡红,质清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呆。 (3)舌质淡红或红、或舌紫黯有瘀点,苔薄白或黄或少苔或黄腻,脉沉弦涩,或细数,或脉滑数,或沉细弱。 具备疾病诊断中(1),和/或兼见次要症状中的1~2项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2002年,《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妇产科学》.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月经周期有排卵,黄体发育良好,但萎缩过程延长,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下降缓慢。 (二)证候诊断 1.血瘀证:经行时间延长,经色紫黯有块,经行涩滞不畅,小腹疼痛不适,身重无力。舌紫黯,有瘀斑,脉沉弦涩。 2.阴虚血热证:行经时间延长,量少,色鲜红或紫红,质稠;形体消瘦,颧红潮热,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3.湿热蕴结证:行经时间延长,量多,色深红,混杂黏液,阴中灼热,或伴有阴痒,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臭秽;腰腹胀痛,四肢沉重,全身乏力。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4.气虚证:经行时间延长,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固冲调经。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合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蒲黄、五灵脂等。 中成药:益母草颗粒、龙血竭胶囊、云南白药胶囊等。 2.阴虚血热证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推荐方药:两地汤(《傅青主女科》)合二至丸(《医方集解》)加减。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烊化)、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等。 中成药:裸花紫珠片、葆宫止血颗粒、宫血宁胶囊等。 3.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调经。 推荐方药:固经丸(《医学入门》)加减。龟甲、黄芩、白芍、椿根、白皮、黄柏、香附等。 中成药:妇科千金胶囊等。 4.气虚证 治法:补气健脾,固冲调经。 推荐方药:举元煎(《景岳全书》)加减。人参、黄芪、炙甘草、升麻、白术等。 中成药: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 (二)针灸治疗 1.艾灸 取穴:艾灸隐白(双)、大敦(双)、三阴交(双)。可同时取三个穴位或隐白、大敦可交替灸治,每日3次。适用于经期延长月经期气虚型。 2.针灸 (1)针刺断红穴:断红穴是经外奇穴,在手背第二、三掌骨间,即八穴之上都穴取穴。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快速刺入断红穴,进针沿掌骨水平方向刺入1.5~2寸,留针2O~25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