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地形的成因与特色.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岸地形的成因与特色

◆ 揭開福爾摩沙的面紗—臺灣的自然地理(下冊)◆ 由近岸地帶的概念來看(圖1 0 - 1),海岸地形的組成,則包括了濱外區 (o f fshore zone )、近濱區及後濱區。近濱區又可分為碎浪區( b r e a k e r z o n e)、衝浪區(surf zone)與前濱區(foreshore zone)。在碎浪區因海水攜沙 能量的改變,常形成沙洲地貌、而後濱區間(backshore zone)則為高潮線以 上的位置,只有暴浪才可沖刷到。這些寬窄大小不同的濱外區、近濱區的組 合,形成近岸地帶不同特性。以臺灣西南部為例,其近濱區的發育便極為發 達,不但碎浪區的沙洲地形突顯,前濱區寬廣,同時也是組成物質非常鬆軟 的地區。相反的,臺灣東部的近岸地帶則以後濱區及海崖為主,近濱區則大 幅減小。 圖 10-1 近岸地帶分區 第三節 海岸地形的成因與特色 海岸地形乃是海岸受到海水波浪、潮汐與海流的作用,加上海岸本身組 成岩性的軟硬,地質構造的現象,與河川上游沖刷所帶下來的沈積物等多項 因子複雜作用下,慢慢雕塑而成的各種不同風貌的地形。因此,海岸地區的 地質組成,不但決定於沿岸的地層岩性特徵與出露於海岸地區的狀態,也與 河川上游集水區的地質特徵有關。其次,海岸的地形變化則主要與海岸的侵 蝕作用、搬運作用與堆積作用有關。海岸的變遷則是上述各項作用之間的消 長有關。所以季節的變化乃至於每日的潮汐變化,都會使我們的海岸線呈現 218 ◆ 第十章 臺灣的海岸 ◆ 動態的變化。概略而言,臺灣的北海岸,東海岸與南海岸,除在主要河川河 口為堆積海岸外,均為岩石海岸,隨著岩石的抗蝕性不同而展現不同的侵蝕 地形。因此認識海岸地形的各種成因便是了解臺灣海岸的重要步驟。基本 上,專家學者對於海岸地形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本文謹就臺灣地區較常 見的海岸地形說明其特色。 壹、海岸的侵蝕地形 海岸地帶因海水的侵蝕作用所造成的地形,稱為海蝕地形。海蝕地形 所呈現的現象是以岩石被侵蝕而裸露的形態分別。由於海水的長期拍打,造 成岩石的凹痕或沿著岩石軟硬不同的地方侵蝕所產生的差異侵蝕。常見的海 蝕地形如下: 一、海蝕崖(圖10-2) 海岸受波浪侵蝕而成的陡 崖,稱為海蝕崖,多分布於海 岬頂端或是因斷層形成的海崖 上。本省的東北角海岸、東部 海岸為典型的地形區,其中以 蘇花海岸最具代表性。 二、海蝕洞(圖10-3) 波浪拍打海岸岩層,遇到 軟弱岩層或節理發達之處, 常在高低潮水位的高度沿著軟 弱地層侵蝕,造成海蝕溝或是 海蝕洞。在以岩岸為主的地 區,如北海岸、蘇花海岸、花 東海岸便會出現這樣的海蝕 洞,在野柳也可以看到這樣的 地形。 圖10-2 海蝕崖 219 ◆ 揭開福爾摩沙的面紗—臺灣的自然地理(下冊)◆ 圖10-3 海蝕洞 圖10-4 海蝕平臺 220 ◆ 第十章 臺灣的海岸 ◆ 三、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