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儿童服饰民俗的形式与功能-许晓慧.pdfVIP

中国民间儿童服饰民俗的形式与功能-许晓慧.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间儿童服饰民俗的形式与功能-许晓慧

24 都深深打着历史地、民族的的烙印。只有深入学习、钻研传 的变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遭到越 统文化,真正弄通弄懂传统文化,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中国, 来越严重的损毁而严重流失,越来越多的传统民间技艺、艺 真正了解我们的国民性,熟悉我们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 术和民族习俗逐渐失传乃至消亡。这里的创新,在教育体系 在深入了解根植并相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各领域中国传统的 方面,包含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教材的编写,教学改革,素 理念、思路、风格,汲取其中丰富营养的基础上,根据社会 质教育类课程普及创新等方面应加大力度,而且不仅仅局限 发展需要,时代进步的要求,以保持民族特性、民族风格为 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和技巧的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 准则,以辩证的、科学发展的的观点看待、解读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将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团结统 创造性地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充实新的时代内容,使之不断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仁爱、 完善发展。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感恩、孝道、 宽厚、礼义、诚信、勤俭务实、尊老爱幼等民族传统美德的 仁德、慈爱、正气、勤学、节俭、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扬; 培养教育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 浓缩了传统文化立世做人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提倡;基 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强化他们的民族意识和人文精神。 于传统和谐精神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等等。另外,在 从社会方面,应该充分调动各层面力量,举全社会之力大力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传统文化内容创新的另一个重要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如在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非物 方面是注意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以求同存异为原则, 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传统文化研究(含研究人员、继承 大力学习、吸纳外来文化的积极先进内容,不断充实、丰 人的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中坚 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不仅与世界 持经济文化并举,使经济利益、文化收益相辅相成;充分利 文化同步发展进步,更要让充分体现民族特性的中华传统文 用当今先进的媒体技术,加强传统文化宣传的文学、文艺创 化真正融入到世界文化之中,从而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光荣的 作,通过文学、影视、动漫等多种形式,使传统文化精髓的 发展历史,以赢得世界的尊重,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 解读、弘扬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大众传播 其次是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长期以来,我国传 媒介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先进便捷的 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主要由教育体系承担着,青少年在中、小 途径和手段,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同时,全方位、多角 学校阶段从学校开设的语文课、历史课上接受一定的正规、 度、深层次地大力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健康、 统一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主要是古诗词、朝代简史和 向上的成分和内容,等等。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浸润在浓厚的 历史人物故事等,且是应试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枯燥,教学 传统文化氛围之中,使弘扬传统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社 方法单一,总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到大学阶段,以自然科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 学为主的实科教育、专业教育占据主导地位,民族传统文化 教育之类的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也相当薄弱。这样就直接导致 参考文献: [1]周宏兴.弘扬传统文化造就民族英才[J]中国现代企业 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青少年一代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博大 报.2009. 精深的中华文明的认知和掌握仅仅停留在比较粗浅的、表象 [2]王标.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商业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