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的研究看学派意识.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语言的研究看学派意识

从语言的研究看学派意识   提要:本文是对钱冠连(2004,2007)关于语言研究中学派意识和学派问题系列文章的进一步讨论。文章认为,学派的创生与成长需要社会大环境与学科小环境,更需要坚实的学术土壤。就学科小环境而言,作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准备学派土壤、培养学派意识须要摆正4种关系:语言事实与哲学眼光、引进与创新、大海与刺猬以及汉语界与外语界。   关键词:语言研究;学派意识;关系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5-0015-5      1 引言      钱冠连教授的论文《以学派意识看汉语研究》(《汉语学报》2004第2期)和《以学派意识看外语研究一学派问题上的心理障碍》(《中国外语》2007第1期)回顾国内语言研究的历史,对语言研究有学术无学派的状况作了客观、理性、全面的分析,并对改变目前局面提出中肯而又切实可行的建议,读来令人有任重道远之感。   钱先生认为,“学派是学术研究领域走向成熟、发达、繁荣的标志。形成学派的主要标志,窃以为是:有代表人物(领军人物)、有成员(以更人行的话说便是“有核心成员及追随者或支持者”)、有代表作、数得出主要贡献(在理论上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有主要学术套路及独特的研究风格”(钱冠连2004:2)。   学派的创生与成长需要社会大环境与学科小环境,更需要坚实的学术土壤。本文以钱先生对学派的理解为基础,讨论在目前的情况下准备学派土壤须要摆正的4种关系。      2 语言事实与哲学眼光      在回顾国内汉语研究百年史时,钱先生谈到百年来国内汉语研究存在一个明显的理论倾向:重视对语言事实的微观分析,忽视宏观语言理论的建构。方法论上的具体表现就是重视对语言事实的发掘和归纳,忽视归纳基础上的演绎和语言理论建构。理论导向上的局限和方法论上的欠缺是导致有学术无学派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应该说,作为一门经验性或实证性的学科,语言研究重视对语言事实的发掘、收集,在研究过程中重视对语言事实的归纳,是学科发展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语言学研究人员培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问题是,基础并不是全部,更不是学科研究的根本目的。在西方哲学和语言学界,以归纳法为取向的逻辑实证主义或彻底的经验主义(如盛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维也纳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曾经盛极一时,但很快就因其方法论上的严重缺陷而受到批判,并为以演绎法为取向的证伪论和生成语言学所取代。回顾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语言学界生机勃勃,学派、理论异彩纷呈的局面,恐怕谁都得承认这一局面的产生和发展与演绎法在语言研究中的主导性有密切关系。而首次把演绎法作为语言学研究主导方法的正是敢于打破结构主义一统天下的乔姆斯基。   20世纪后半叶以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特点是语言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其结果是出现一系列介于语言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学科。交叉学科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至少说明这样的一个事实,即语言的问题绝不能只归结为语言问题,它和语言使用者的本质以及其他相关现象有密切的关系。这样一来,把语言研究的目的定位于对语言事实的解释显然远远不够。语言研究的目标应该是也必须是,对人的本质及人的生命和生存形式的解释。要达到这一目的,仅仅把研究视角局限于有限的语言事实、仅仅把研究目标定位于对语言事实的解释(有多少事实说多少话),远远不够。更需要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是基于一定事实、在一定科学范式内的大胆演绎、假设和证伪。换言之,语言研究要用哲学的眼光介入语言事实观察。   奥托?叶斯柏森在其语法名著《语法哲学》中引用卢梭的名言“即使对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观察,也需要具有哲学的头脑”(叶斯柏森1988:1)。这里,可以不谈卢梭这句话的哲学含义,但也许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叶斯柏森把这句话置于该书序言标题之下,这或许可以说明此书自1924年初版至今畅销八十余年而不衰的真正原凶。   那么,哲学眼光对语言研究有何作用?曾经有一位外语界学者对笔者坦诚相告:我对哲学不感兴趣,我只想搞清楚语言中旬法和语义之间的关系。但据笔者所知,对上述两种现象关系的探讨一直都得到哲学家,更为确切地说,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如希尔伯特、哥德尔的关注,已取得巨大的、可资借鉴的成就。这样一来,执意抛开哲学谈语言问题,势必会进入死胡同而不知。   笔者以为,哲学眼光对语言研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哲学眼光有助于发现语言事实。语言事实固然客观存在,但作为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对语言科学的研究并无用处。真正有用的语言事实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去收集、整理的语言材料。这里,研究的需要所反映的便是一种哲学的眼光。只有从一种哲学眼光出发,客观的语言事实才能成为与某一研究相关、真正有用的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事实不但是发现的,甚至还可以是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