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学科的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docVIP

高考物理学科的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物理学科的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

高考物理学科的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试卷在遵循高考内容改革的总原则及依据《考试说明》的基础上,题型、题量继续保持稳定,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不出现“繁、难、偏、旧”的试题,强调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迁移;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查,特别是有关创新能力的考查;注重将物理基础知识与生产、生活及现代科技的应用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物理学科特色,对现行中学物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和导向作用。 一、近年来高考物理学科的命题特点 1.立足基础,回归课本,推陈出新 ??? 高考物理近年来特别注意立足基础知识的考查,回归课本、推陈出新表现得很明显。例如:2002年春季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物理部分,多数源于课本,是对课本例题或习题的类比、改造、延伸和拓展。比如,第16题是第三册(选修)148页(1)题中④所给出的物理情景及其变形;第18题是第一册314页27题的改造,原题给定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运动方向,本题给定某一质点的运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并判断另一质点的运动方向;第19题是一道联系实际的问题,但它的出处就是第三册(选修)114页例题1后面提到的“一辆货车碰到一辆静止的货车并挂在一起”的物理情景,将其改成相向行驶的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第31题(2)是论述题,其实就是书中交流电一章中推导正弦交流电瞬时值的表达式。再如,2002年高考上海物理试卷第1题就是第二册271页图9-8关于?、?、?三种射线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的高考物理试题还出现了在传统陈题基础上的改错题,如2001年上海物理卷第20题关于“细线和轻弹簧剪断瞬间物体的加速度”问题,给出一种解法,要求对这种解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2002年上海物理卷第20题关于“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问题亦属此类。 2.关注热点,注重实际,体现创新 ??? 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它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凸现STS精神,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是高考物理学科一贯重视的原则,尤其是近几年表现得更为突出。取材源于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如:2001年高考全国物理试题中的测量员利用回声测距离、啤酒瓶中CO2气体的状态变化、利用卷扬机从井中抽水;2001年高考全国理科综合卷的第19题关于“抗洪抢险”问题;2001年高考广东、河南理科综合卷第26题“节约能源”问题;2001年上海物理卷第19题关于“估算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问题;2002年高考全国理科综合卷第19题透过门上的圆柱形玻璃观察门外情况的视场角问题;2002年高考全国理科综合卷第26题蹦床问题;2002年高考上海物理试卷第8题关于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条件、第21题关于自行车转动的问题等。涉及现代科学前沿及高新科技的如:2001年高考全国物理卷第8题“惯性制导系统中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2001年高考全国理科综合卷中第24题 “电磁流量计”问题;2002年高考全国理科综合卷第15题涉及物理学研究的前沿——夸克的概念、第27题电视机显像管中的磁偏转技术;2002年高考上海物理试卷第23题“利用电磁作用输送非导电液体装置”。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要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 3.给予信息,设置情景,考查能力 ???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了一种新题型——信息给予题,简称信息题。这类考题立意高、选材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2001年高考全国物理卷第19题关于“和平号”空间站坠落问题,以令人瞩目的“和平号”空间站成功坠落这一重大事件进行命题,试题联系社会热点,题中提供了“和平号”空间站回收的信息,考查学生从材料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将其与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等知识结合起来,求出空间站的动能和残片的动能,考查学生运用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再如,第21题,题目本身涉及的物理问题并不是很难,但由于信息中包含了较多的信息内容,如温度变化前后溶于啤酒中的CO2的质量及二者之间的变化,瓶子中原有的纯CO2气体的质量等等,众多的信息使得不少考生无从下手,不少人误把溶于啤酒中的CO2当作气态变化的研究对象来处理,将几个质量混为一谈,有的对题目给出的信息“对同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P/T与m成正比”不知如何利用,盲目运用查理定律;此外,1999年上海高考物理题“哈勃常数”问题,2000年上海高考物理题中的“黑体热辐射”问题,2001年全国理科综合卷“太阳寿命”问题,2002年全国理科综合卷“夸克”问题,2002年上海物理卷“磁场能量”问题,2002年广东、河南物理卷第18题“硝酸甘油引爆后容器壁所受的压强”问题等都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