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敏感性概念理解和辨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敏感性概念理解和辨析

道德敏感性概念理解和辨析   摘要:道德敏感性是新科尔伯格取向的重要概念,是道德行为发生之前逻辑上的心理初始成分,是对情境的道德领悟与解释,典型地反映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相互作用。对这个概念的性质和内涵理解存在能力观和经验观等不同观点;该概念也常操作化地为道德觉察、道德意识、后果意识、确认道德问题等;它与伦理敏感性、道德直觉等相近概念有着不同程度的区别和联系。   关键词:道德敏感性;道德意识;确认道德问题;道德直觉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9)01―0010―04      20世纪末,以J.Rest为代表的明尼苏达研究团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道德心理研究的新科尔伯格取向(the neo-Kohlbergian approach)。这一取向融合了该团队先前提出的模糊阶段(soft stages)、四成分模型(four component model)、道德图式(moral sche-mas)等一系列新的理论主张,在坚持道德认知的核心作用的同时,充分肯定了情感的重要性及其与认知的交互作用,试图把道德心理过程整合为一个整体,并据此建立道德干预的实施和评价框架。在这些主张中,道德敏感性(moral sensitivity)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概念被凸显出来,并成为继道德判断之后道德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鉴于国内学界当前对该领域问题关注甚少,因此有必要从概念人手进行梳理、辨析,为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四成分模型中的道德敏感性      在Rest等人看来,道德行为背后所隐藏着的心理成分主要包括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和道德品性。道德敏感性承担对情境的领悟和解释,是对情境的道德内容的觉察和对行为如何影响别人的意识,即敏感地认识到“这是个道德问题”。其中,还包括对各种行为如何影响有关当事人的观点采择和移情,想象事件的因果链,或者还会虑及一些能适用于该情境的特定的道德规范或原则。由此,Rest把道德敏感性定义为“觉察到某人可能要做或正在做的某事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人的幸福”,是一种对情境的解释能力。该定义包括了三个基本的成分:1)存在着伦理情境(无论它显现与否);2)在某些方面影响自我和他人;3)(正在做的事或将要做的事)违背了社会准则。   从逻辑上看,道德敏感性显然是道德行为的起始端点,正如对问题的解决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道德行为也起源于个体对现实情境中某个道德问题的意识。当然,四个成分在现实中并不一定以固定的时间顺序呈现,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反馈环路以及相互作用。例如,个体对于什么在道德上是正确的理解和判断(道德判断)就可能会影响到个体对情境的领悟(道德敏感性);当个体意识到道德行为的成本和代价时(道德动机),还可能会采取防御性的方式,通过否认行为的必要性、否认个体的职责或重新解释情境(道德敏感性)以使自己做出其它可选择的行为。   在四成分模型中,道德敏感性被概念化为一种情绪对认知的激活,最典型地反映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密不可分和相互作用:它是认知的,主体需要觉察到情境的道德内容并作出相应的解释;它也是情绪的,瞬间的直觉情绪的唤起几乎就是它最突出的特征。从这一点来看,道德敏感性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其作为道德行为的逻辑起始,更在于它是解决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关系这一道德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2 道德敏感性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      2.1 从道德觉察到道德意识   Rest在解释道德敏感性内涵时采用了“觉察”一词,这使得人们往往容易把道德觉察(moral per-ception)理解为道德敏感性的同义概念。但这种对概念的误解遭到Butterfield等学者的批评。Butter-field指出,用“觉察”这样一个带有明显的初级认知特征的术语来涵盖道德敏感性似乎过于狭窄了。他援引Rest最初的观点认为,道德敏感性远比道德觉察复杂,从过程来看,道德敏感性还包含“根据可能发生的行为解释特定情境的状况,以及谁(包括自己)将会被行为的每一个进程所影响,获利者如何看待该行为对他们的福利的影响”。   Rest的合作者之一Narvaez(1996)也不赞成用道德觉察替代道德敏感,而主张把道德敏感性分为道德觉察和道德解释(moral interpretation)这两个具有先后顺序性的过程成分。后者主要是一种由意识控制的认知加工,它涉及对“是什么”、“怎么样”的道德问题的理解;前者则是在道德解释之前的无意识或前意识的事件处理,涉及对“有没有”道德问题的感悟。两者同样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前者的瞬间感悟,自然就没有后者的意识性加工,而后者把前者的知觉和直觉情绪(gut feeling)层面上的感受保留在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