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探究实验设计和实践研究.docVIP

物理探究实验设计和实践研究.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探究实验设计和实践研究

物理探究实验设计和实践研究   【摘要】文章针对中学物理新教材,结合在教育实践中对“探究实验”的要求和功能的理解和认识,对探究实验内容的分布、实验活动的呈现形式、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的评估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从设计思想、风格特点两方面对中学物理探究实验的比较研究进行总结。   【关键词】探究实验 中学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59-02   教学观念的更新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必然导致课堂教学模式随之变革。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教材的实施,物理新教材创设了一个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全新的物理探究实验课的教学模式[1,2]。这种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实验教学首先将探究的问题、器材展现出来,让学生自主选材,自主探究。这样的设置,给学生无限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尽情地猜想、思考、设计、操作,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利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   从教育历史上看,探究性学习更直接继承了“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思想,究其精神实质而言,它吸收了杜威的“做中学”思想和布鲁纳“发现法”理论的精华,强调学生在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发现的过程,注重在体验中学习,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3,4]。但对于科学探究对能力的培养,又不同于以往的发现法,探究问题的内容和角度是多样化的,探究的结论呈开放性,探究的方式也必然是灵活多样的,这就与“发现法”片面强调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从而导致结论的封闭性,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同时科学探究过程也不仅仅停留在“做中学”,还要求在“研究中学”,要以主动探究的态度在了解(理解)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吸收然后再进行自己的进一步探究,这也与“做中学”片面强调个体的直接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探索课堂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作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5]。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主动的、活跃的、和谐气氛的学习过程,通过交流与实践,探索中发现新知,应用新知。探究式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可见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多采用探究式教学。   2.优化教学过程   所谓优化教学过程即把学科课堂作为一个“动态流程”,从开端、发展、结束构成教学的全过程。要使全过程得到优化,就要善于在“动态流程”的各个的环节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活力不断涌现[6]。   现以初二物理教材蒸发为例来探讨:   (1)设疑激励。用酒精打湿的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干了并闻到一股酒精的气味,实验引入课题;让学生结合生活中晒衣服、晾床单等生活经验猜测:蒸发可能和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及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从而让学生明白要研究的问题。   (2)带疑探索。进行分组实验,给学生酒精灯、滴管、滴瓶、毛玻璃片、回行针等这些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做实验。如有的学生设计出将两块毛玻璃片打磨的一面朝上,分别用滴管滴一滴水于毛玻璃片,其中的一块不变,另一块用回行针将水尽量摊平,观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各蒸发关系,从而使学生的求知欲处于激发状态。   (3)释疑讨论。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讨论及总结,并向教师和同学呈报实验结果,如上述实验中,一块毛玻璃片上的水先干,则说明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4)破疑归纳。教师结合学生实验报告进行总结:蒸发的快慢和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因而要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空气的流动。而在减慢蒸发应采取相反的措施。   (5)新疑设置。在基本知识掌握后尚待进一步重复、迁移、提高,可恰如其分的发出高级知识的刺激信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让学生解释移栽树木时,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一般选择阴天早晨或傍晚,而不选择太阳当空的正午,且移栽树木时尽是削掉一些枝叶。   (6)析疑思考。在掌握课题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课题向高能知识探索,进行有意识的德育渗透[4]。如可让学生看教材54面第二段,指出我国人均占水量不足全世界人均占水量不足全世界人均占水量的25%,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总之,教师追求的应该是教育教学中的对学生“人格”发展的长期“隐性”效应。   3.改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