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说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第六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 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 第三节 财政政策 第四节 财政政策效应 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与配合 一、宏观经济问题 (1)经济萧条和通货紧缩 (2)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3)失业 (4)国际收支失衡 (5)滞胀 (6)结构失衡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三、宏观经济政策种类 第一节 货币政策 一、 货币政策的目标 二、 货币政策工具 三、 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是指中央银行根据既定的目标,控制货币供给量,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经济政策。 中央银行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需要对政策目标进行适当分解。 把能够控制的某种变量作为中间目标,通过多中间目标施加影响,使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选择中间目标时,考虑 (1)可控性; (2)可测性; (3)相关性 中央银行通常把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两项中间目标。但是两个目标不能兼得。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改变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改变再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政策行为。 改变法定准备率 这一政策的作用十分猛烈,一经采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 如果法定准备率变动频繁,会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而感到无所适从。 ?哪个工具最常使用? 公开市场业务: 使用最频繁. 改变法定准备金率: 最少使用. 改变贴现率: 主要是象征意义; (往往不是中央银行的贴现率决定市场利率,而是中央银行的贴现率随同业拆借市场上的利率变动而调整。) 道义劝告 中央银行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三、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 货币传递机制(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是指货币扩张或收缩如何引起总需求以及产出和就业的过程。 用符号表示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 第二节货币政策效应 一、货币政策效应 一项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果对利率下降有较大影响(h小),而这种利率下降对投资增长有较大的刺激作用(b大),那么,这项货币政策的效应就较大;反之,货币政策效应小。 货币政策乘数 第三节 财政政策 一、 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二、 权衡性的财政政策 三、 功能财政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四、 赤字与公债 一、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自动变化对减缓国民经济波动的作用。 二、权衡性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政府通过对政府开支、税收和转移支付水平的选择,改变总需求水平,从而影响总体经济,以达到 一定目标的政策。 “逆对经济风向行事”,相机抉择(Discretionary) 政策方向 二、财政政策手段 是指政府当局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所选择的政策操作工具。 三、功能财政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年度平衡预算 周期平衡预算(50’s 汉森等人提出)补偿性财政政策 充分就业的财政政策(1962年海勒提出)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1956布朗)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公式: 四、赤字与公债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向中央银行借款;二是发行债券向公众借债; 第一种方式容易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二种方式20世纪50年代后较常使用; 李嘉图等价原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政府通过借债筹资和征税筹资是相同的;政府债务只是延期的税收,从而政府债务并不能产生短期刺激总需求的效应; 含义:用债务筹资的减税并不会刺激消费 并不意味着政府财政的所有变动都是无效的。 第四节 财政政策效应 一、 财政政策的传递机制 二、 财政政策乘数 三、 财政政策效应的IS-LM分析 四、 挤出效应 五、 流动性陷阱与古典情况 财政政策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变化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IS曲线斜率:IS曲线平坦,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小,即财政政策效应小;反之,IS曲线陡峭,财政政策效应大。 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平坦,IS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大,即财政政策效应大。反之,LM曲线陡峭,财政政策效应小。 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果对利率上升有较小影响(h大),而利率上升对投资下降抑制作用较小(b小),那么,这项财政政策的效应大;反之,财政政策效应小。 (以三部门比例税经济为例) 将(2)式代入(1)式,可得 四、挤出效应(以扩大政府开支为例)

文档评论(0)

15271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