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钢制容器制造通用工艺规程.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版钢制容器制造通用工艺规程.doc

PAGE 天天快乐 钢制容器制造通用工艺规程 1.下料 1.1核对坯料材质、规格,应与图纸、工艺相符;进行外观检查,发现钢板有明显的划痕、夹杂、气泡等缺陷,在未经检验部门处理前不得下料用于生产 1.2划线 1.2.1筒体 坯料划线尺寸:筒体展开长度×筒节高度(展开长度按中径计算,中径=内径+壁厚) 对角线误差:对角线1500,误差≤3mm。 对角线≤1500,误差≤2mm。 1.2.2大小头 按展开尺寸(扇形)划线 ,扇形弧长按筒体中径计算,如下图示。 1.3标记移植 1.3.1坯料上必须有材料标记钢印,材料标记应与材质书相符(对不锈钢,应用无氯无硫记号笔书写,严禁打钢印和用油漆等有污染的物料书写)。 1.3.2筒体板材标记移植位置 1.3.3封头板板材标记移植位置在距中心线1/4Di处 1.3.4筒体产品试板标记移植位置 1.4坡口加工 1.4.1筒体纵、环缝坡口 内坡口(一般当Di≥600时打内坡口)时,坡口制在标记反面,如下左图; 外坡口时,坡口制在标记面,如下右图。坡口尺寸按图纸要求,图样无规定时按附录一。 1.4.2坡口清理除锈 焊缝二侧用砂轮打磨除锈,范围应20mm;打磨除锈后,应在当天施焊,否则须重新清理。 2.筒体(大小头)成形 2.1预弯 2.1.1材料标记钢印应卷在外面。 2.1.2钢板放入卷板机口,应使钢板边缘与卷辊轴线平行,避免偏斜。 2.1.3利用弯模在卷板机上踏头,踏头长度≥200mm,用内径R卡板测量踏头R,边缘直边部分应10mm。                            2.2卷圆成形、点固 2.2.1钢板放入卷板机后,应使钢板边缘与卷辊轴线平行,避免偏斜。 2.2.2分几次调节上辊筒卷制,用R卡板随时测量,防止过卷。组对间隙按图纸 2.2.3纵缝对口错边量b应符合规定: 当δS≤12:时,b≤1/4δS;当δS12:时b≤3,对复合钢板,错边量应不大于钢板复层厚度的50%。且不大于2㎜。 3.纵缝施焊 3.1筒节上接产品试板和引熄弧板(对非标设备无产品试板,筒体接引熄弧板),不得在筒节其他部位随意引弧。 3.2产品试板坡口应与筒节纵缝坡口相同,并与筒节保持一致,焊接材料牌号也相同。 3.3施焊完毕,清除焊渣飞溅。焊工应在规定部位打焊工钢印,钢印深度不得大于0.5mm(试板上同样打焊工钢印,对不锈钢设备用无氯无硫记号笔做焊工标记),并填写施焊记录及过程控制卡签名。 3.4焊接完毕割下引熄弧板;试板随筒体一起无损检测,合格后割下;切割处打磨平滑。 3.5焊缝外观检查:焊缝表面应无气孔、夹渣、焊瘤、飞溅、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焊缝咬边深度≯0.5㎜咬边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10%(不锈钢及φ=1的压力容器不允许咬边);焊缝宽度为坡口宽度两侧各增加1—2㎜,余高按下表: 单面坡口 双面坡口 e1 e2 e1 e2 0—15%δs且≤4 ≤1.5 0—15%δs且≤4 0—15%δs且≤4 单面坡口 双面坡口 4.筒节复圆 4.1用卷板机对筒节复圆,对接纵缝处环向棱角度E≤0.1δS+2mm ,且 E≯5mm,用弦长等于1/6Di且≮300mm的内外卡板检查。 4.2圆度要求:同一断面的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e≤1%Di且≯25mm,非标设备≯30mm(对换热器筒体,e≤0.5%Di,且当DN≤1200㎜时,其值不大于5㎜;当DN>1200㎜时,其值不大于7㎜)。 4.3不得用铁榔头锤击焊缝。 5.纵缝无损检测 5.1无损检测必须在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 5.2.超声波或X射线检测,检测比例及合格级别按图纸及工艺要求,并应符合《固容规》和JB4730标准。 5.3检测后出具无损检测报告。 6.注意事项 6.1?试板无损检测报告合格后,立即进行试样加工和力学及弯曲性能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 6.2筒节在试板评定合格之前不得流入下道组装工序。 7.筒体对接 7.1若设备为单节筒体,则容器直接流入组装开孔工序。 7.2多节筒体容器对接 7.2.1筒节长度应不小于300㎜ 7.2.2对接处除锈去污。 7.2.3相邻筒节纵缝应错开,错开距离大于筒体厚度的3倍,且大于100㎜ 7.2.4不带衬环对接时,调整间隙(间隙b按图纸和焊接工艺要求,图样无规定时按附录一)后,点焊固定 7.2.5带衬环对接时,衬环应紧贴筒节,点焊在筒体内壁,对接间隙应均匀,间隙b按图纸,图样无规定时按附录一。 7.2.6环缝对口错边量及形成的轴向棱角度应符合规定: 对口错边量: b≤1/4δS且b≤5 轴向棱角度:E≤0.1δS+2mm且E≯5mm,用长度不少于3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