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有答案).docVIP

23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有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有答案).doc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有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学习任务】 1、掌握生字“藻荇”“竹柏”“寝”的读音,理解记忆“念”“相与”“步”“盖”“但”“耳”等词语的含义或用法,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字词的基本方法。 2、欣赏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其妙处。 3、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游记类文章的写法。 【知识储备】 1、关于文体知识 2、关于苏轼 3、关于写作背景 【自主学习】 1.本文选自《 》,作者是________,字 ,号 ,眉州眉山人, (朝代)著名 、 。他与其父 ,其弟 合称“三苏”,同为“ ”之列。他的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创了 词风。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欣然( )未寝( )藻荇( )竹柏( )朗读课文, 3、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 (1)念无与为乐者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结合课下注释和查阅古汉语字典,词典,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 )寻张怀民( ) 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水中藻荇交横(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 5、结合课下注释和查阅古汉语字典,词典疏通文章大意,并翻译下列句子。3、翻译下列句子。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合作学习】 1、探究积累下列文言实词的意义。 (1)古今异义 但 步 (2)一词多义 行(斗折蛇行 欣然起行) (3)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 2、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从标题看这篇文章属于游记类文章,那么这篇游记作者主要记录下了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2)文中描写庭院月色着力表现了月色的什么特点?作者仅用了十八个字就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你能说说这句写景的妙处吗? (3)苏轼的朋友很多,为何独寻张怀民? (4)月色竹柏处处皆有,可谓是普通至极,为何此处的月光与竹柏分外令人动情?作者真是闲人吗?“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巩固强化】 1、解释加粗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 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③怀民亦未寝 ( ) ④水中藻荇交横( ) ⑤欣然起行( ) ⑥如吾两人者耳( ) ⑦月色入户( ) ⑧盖竹柏影也( )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中考链接】 【甲】 记承天寺夜游(略) 【乙】 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 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遂至承天寺( ) (2)相与步于中庭( ) (3)余告之故( )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