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医学表演性.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医学表演性

浅议医学表演性   【关键词】医学;表演性;医学人文   “表演”现今通常的理解应来源于《汉语大词典》:(1) 戏剧、舞蹈、杂技等的演出;亦指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2) 做示范性的动作。(3) 指做事不真实,好象演戏一样。从这三方面的定义来看,医学所具有的表演性就显而易见了。   情节和技艺的演出   源远流长的医学表演 最早的医疗保健活动恐怕可以追溯到北京周口店,在那里发现的猿人化石、山顶洞人及其医疗工具如针砭等,说明医学同其他自然学科一样,起源于生产劳动。上古时代,医者的原型即巫医,医是从巫演化而来,战国后,医巫分道扬镳,人们才逐渐遵医而轻巫。巫婆以舞装神弄鬼,故“巫”、“舞”同源。当人们不再以歌舞取悦神明而是取悦人的时候,舞(巫)者变成了表演者;当巫医将焚香念咒作用于人的时候,这样的医者亦为表演者。   当然,那样的表演有辱医者的身份,神医扁鹊“六不治”原则之一即相信巫术而不相信医道者不治。但与舞者有一点相同:医者的存在亦是以取悦人类为目的,但这个悦不止是耳目,而是包含全身各器官、组织、细胞和心理甚至是灵魂。   我国的传统医学是一个以“功能人”为概念的独特的哲学医学理论体系,用《黄帝内经》、《本草纲目》、《针灸甲乙经》等表演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用的是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表演着神奇的人体构造及其运作机制。   医学舞台的表演形式 医学表演者的舞台就是治病救人的现场。内科医生穷尽一生的心血展现听诊、叩诊的技术; 外科医生挥洒毕生的汗水在救人的手术台上。一旦走上这个舞台,心理容的就只有自信与谨慎。医生几乎没有彩排的机会,每一次都是正式的演出,观众也许只是一个全无知觉的全麻病人,剩下的是众多监督他的评委。医生可能毕生都在反复演出同一场戏,面对不同的观众,他们有机会把每一场都表演得像原创一样。每一次手术成功的喜悦都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回报的是无价的生命。   为了实现各种手术操作,专业器械被量身定制。如表演穿刺,医生有穿刺针,表演造影有X线和造影剂,为了实现心内直视手术,1953年Gibbon首次临床成功应用体外循环之后,各种左心辅助装置不断问世。就表演技术的高科技手段这一点,医学领域堪为其他各表演领域的楷模。而医学表演舞台的日臻完美,预示着人类的生活将更加进步。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医学表现了人类不懈抗争疾病与死亡的伟大情结,展现了追求完美形式的精湛技艺。 所以,从表演的第一种定义而言,我们得承认医学的表演性。   传道授业   提起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人们首先会想到的画面是一位白发老者自顾望闻问切,一垂髫小儿背着药箱默立于旁,凝神观看,若有所思,渴望着有一天能“依葫芦画瓢”。是的,医学教育离不开示范性动作。   撇开自学成才和书院的讲学论辩模式不提,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外乎世家传承、师徒教育、学校教育。医学世家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如南北朝时期的徐氏家族世代为官为医,上海青浦何氏医学迄今为止已经历30多代,明代李时珍也是医从其父。后代与上辈同吃同住,耳濡目染。教者言传身教,传授的是悬壶济世之功,讲究的是治病救人之术,从医术到做人,无一不是在以示范性动作教育学者。当突破家传教育的局限后,师徒教育成为传统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古之学者必有师”,扁鹊医从长桑君,张仲景医从张伯祖。古时学医学生常常寄宿于老师家中,同医学世家一样,为的是老师能对学生思想与学问做全方面的引导,而这些引导当然大多数以示范的形式完成。再之后,为了扩大教育面以及西方医学的引入,学校教育成为主要的医学培养模式。   至今,老医生们仍然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表演、示范。笔者依然记得第一节外科手术学课上,老师扬手提线,手指飞舞,学生眼花缭乱之余,一串漂亮的手术结已打好。之后每人手持丝线站立于老师身旁:右手提上边这头,左手持下边这头,拉、勾、提、拉紧、翻手、挑、拉紧……我们只希望,当站在手术台上时,打结能像老师一样表演得如此娴熟。进了入临床更是如此,第一次接诊病人,第一次上手术台,都得由上级医生带着。医者必须经历从“牙牙学语”到“为人师表”的过程。表,是表率,是示范,也可以说就是表演。医技流长,医德流芳,精湛的医技,高尚的医德就是通过无数大医的表演,一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亿万斯年。   医生“演戏”面面观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2008年、2009 年仅医疗服务方面的投诉就分别为 3137 件、3858 件、2970 件,这其中还不包括对医疗质量、药品和器材质量问题的投诉。老百姓很大程度上会唏嘘医生们喜欢虚伪地演戏,抑或退一步承认他们假戏真做,只有少数人发现他们是在进行本色演出。在此,笔者把医生的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