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肾损害.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的肾损害

药物引起肾损害的机制 1、直接作用:药物直接损伤肾细胞。 2、间接作用:通过影响肾细胞代谢或  造成尿路梗阻。 3、介导过敏反应:过敏或免疫反应引 起肾脏的损害。 药物引起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 1、肾功能障碍: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障碍。 2、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肾    血管损害(HUS)、肾小球损害、肾间 质损害及梗阻性损害。 3、肾小球肾炎:NS、LN。 4、结晶体肾病:结石及钙化。 5、慢性间质性肾炎及肾乳头坏死。 6、其它:血尿、出血性膀胱炎。 易患因素 1、老年。 2、原有肾脏基础疾病。 3、脱水或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4、同时合用肾毒性药物。 5、用药量过大或时间过长。 防治原则 1、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防止滥用或  用药种类过多。 2、对有明确或潜在肾损害的药物,  要掌握用药方法、剂量和疗程。 3、有条件可进行药物浓度监测。 4、及早发现药物的肾损害,针对不  同损害进行对症或病因治疗。 西药引起的肾损害 抗生素类药物的肾损害 非甾体类药物的肾损害  镇痛剂肾病 造影剂肾损害 渗透性肾病 能够引起肾损害的抗生素有: 1、具有一定肾毒性的抗生素: 两性霉素B、新霉素、头孢噻啶(先锋2) 2、容易引起肾损害的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 3、可引起肾损害的抗生素: 青霉素类及半合成青霉素类、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先锋1、4、5、6、对氨基水杨酸、利福平。 氨基糖苷类肾毒性的强弱 新霉素 庆大霉素 紫苏霉素 卡那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 妥布霉素 乙基西梭霉素 链霉素  药物的相互作用   增加氨基糖苷类肾毒性的药物:速尿、顺铂、两性霉素B、甲氧氟烷、克林霉素、头孢噻啶和头孢噻吩、氢化可的松、卡托普利、低钾等。   降低氨基糖苷类肾毒性的药物:高蛋白饮食、氧自由基清除剂、碳酸氢钠、乙酰唑胺等。 病理改变 1、肾小球:光镜变化不大;电镜可见肾小球内皮细胞内皮窗数目减少,直径缩小,细胞肿胀。 2、近曲小管:光镜:局灶或广泛的坏死,细胞肿胀及空泡变性,管腔内有细胞碎片和颗粒管型;电镜:溶酶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线粒体固缩、肿胀,管腔内可见细胞碎片与髓样小体,以后肾小管细胞坏死、脱落及堵塞。 3、远曲小管及集合管:与近曲小管变化相似,但出现较晚。 临床特点  1、用药后5-7天起病,尿量多正常或增多,少尿型少见。  2、早期以尿酶增高为主,缓慢出现肾功能异常。  3、停药后常可逆转。  4、部分病人可出现低钾、低镁和低钙。   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  直接作用与肾髓袢升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偶可损害肾血管内皮及近曲小管,导致肾小管坏死和退行性变。同时还可强烈收缩肾血管,使肾血流减少,导致GFR下降。 头孢菌素的肾损害   该药在肝内乙酰化后主要由肾脏排出,在排出过程中引起肾脏损害。头孢噻啶毒性最强,可直接损害肾小管,引起急性肾衰;其余头孢菌素毒性较小,主要引起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停药后可逆转。 青霉素类药物的肾损害   主要原因多由变态反应介导,与药物的剂量无关,临床主要表现为三联征:发热、皮疹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肾脏损害以急性间质性肾炎为主,尤以半合成青霉素最多见。  利福平的肾损害   主要是由免疫变态反应引起,服用利福平后可以产生抗利福平的抗体,再次服用后可以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肾脏损害。利福平可以导致四种类型的肾损害: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轻链型蛋白尿性肾损害。 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肾损害 概述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均可引起肾损害,约占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37%,占急性肾衰竭的7%。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 1、丙酮酸衍生物:如布洛芬; 2、吲哚乙酸衍生物:如消炎痛; 3、邻氯苯甲酸衍生物:如托美丁; 4、吡唑酮衍生物:如羟基保泰松; 5、水杨酸类:如阿斯匹林。 NSAIDs引起肾损害的机制   1、抑制环加氧酶,导致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导致缺血性肾损害。   2、通过激活T淋巴细胞,引起肾损害。 三、镇痛剂肾病 概述   镇痛剂肾病是由于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所出现的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及肾乳头坏死。我国主要是由于服用非那西丁、阿斯匹林、和咖啡因合剂及复方阿斯匹林等引起,发病率小于2%。 发病机制   1、抑制肾脏前列腺素E2的产生,引起肾血管收缩,间质缺血;   2、在线粒体酶的作用下,形成细胞毒性物质,损害肾间质;   3、引起肾组织过敏反应;   4、引起肾髓质小血管硬化;   5、引起肾乳头钙化,产生肾结石。 临床特点   1、服用水杨酸类药物超过一年后起病;   2、尿液异常:小管性蛋白尿、少量血尿、无菌性脓尿;   3、肾小管功能障碍明显,表现为浓缩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