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扁鹊蔡桓公》课件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扁鹊蔡桓公》课件PPT课件

4、是以 古:代词,这。 今:表判断的动词。 5、无请 古:询问。 今:希望对方做某事。 6、益深 古:更,更加。 今:有好处。 1、寡人 古:国君自称。 今:独夫。 2、故 古:特意。 今:事故。 望:远远看见。 见:进见。 疾:小病。 病:大病。 1、倒装句 臣是以无请也。(“是以”即“以是”。介宾前置。) 2、判断句 针石之所及也。 汤熨之所及也; 火齐之所及也; “也”表判断。 3、省略句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以为”即“以之为”,省略介词宾语。) (2)无奈何也 (“无奈何也”即“我无奈何也”,省略主语。) (3)已逃秦矣 (“已逃秦矣”即“扁鹊逃于秦矣”,省略主语和介词。) (三)谋篇立意 病 切勿讳疾忌医 有病要及早医治,要防患于未然 缺点错误 劝喻色彩 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 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概括文章大意与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桓公拒绝扁鹊几次忠告而致死的故事,说明了人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四)成语溯源 “讳”: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 “忌”:是嫉妒,猜忌。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 蔡桓公就是这样一个人。 教育部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22课 (一)文题解说 本文节选自 。 “喻老”的意思是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作者叙述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本意是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一观点的。 (二)人物及作品简介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年韩国公子,思想家,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史记》说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他和李斯同出于荀况门下,李斯自以为不如他。韩非见韩国之势日益削弱,曾屡次向韩王建议变法图强,均未被采纳。后奋力著书,传到秦国,受到秦王赏识,入秦任客卿。不久受到李斯嫉妒,遭谗下狱,死于狱中。其文章长于推论事理,语言犀利,剖析入微,文风峻刻峭拔。他与孟子、庄子、和荀子并称“战果散文四大家”。代表作有《说难》《孤愤》等。 《韩非子》一书为后人搜集韩非的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的文章而编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著作。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明白易懂,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里面保存的寓言故事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历来为人们喜爱、传诵。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自相矛盾》、《买椟还珠》等。 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本名秦越人,莫州(今河北任丘)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称呼他。蔡桓公,蔡国(今河南上蔡一带)国君,下文称“桓侯”。 上古神医 扁鹊 扁鹊是我国第一个有正式记载的医学家。他年轻时跟从长桑君习医,学成后,长期在民间行医,足迹遍及当时的齐、赵、郑、秦诸国。他的医疗经验极其丰富,曾编撰过颇有价值的《扁鹊内经》和《外经》,可惜今已失传。扁鹊精通望、闻、问、切四诊法,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 (三)写作背景 战国时代是群雄并立、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这样的时代要求当时的作家的著作逻辑严谨,精心选材,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扁鹊见蔡桓公》不失为先秦散文中的佳作。 扁鹊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有病在皮肤纹理间,不及时治疗将来恐怕要严重起来。”桓候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候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过了十天。居,止,停,过,停留。 副词,更。 再次进见,后面省略宾语“之”,代桓侯。 答应,理睬。 高兴,愉快。 小结:从“益”字可以看出桓侯的病加重了,善意规劝中又给了忠告。 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桓候),说:“您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不及时治疗,将更加严重。”桓侯不理睬(扁鹊)。扁鹊出来后,桓候又不高兴了。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小结:从“腠理”“肌肤”到“肠胃”,词语的变化,说明桓侯的病情逐渐加重,“不应”“不悦”说明桓侯讳疾忌医。 以上是第一层,主要写扁鹊和蔡桓公的前三次见面,这是故事的发生。 (又)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桓候),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不及时治疗,将会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睬(扁鹊)。扁鹊出来后,桓候又不高兴。 居十日,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