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有效讨论实践与探索.docVIP

基于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有效讨论实践与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有效讨论实践与探索

基于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有效讨论实践与探索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与深入,探究讨论这一教学形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运用到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所谓讨论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探究,讨论释疑,从而得出结论,理解并掌握知识,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本文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讨论,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讨论;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49-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与深入,探究讨论这一教学形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运用到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形式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更因为这是一种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知识的教学方式,是完全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的。   所谓讨论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探究,讨论释疑,从而得出结论,理解并掌握知识,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嘴,使他们能谈”,而讨论就是一种谈的方式。那么是不是任何课堂,任何时间,任何内容都可以展开讨论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些无组织无目的无要求的讨论只能使教学变得拖沓乏味,课堂乱而无章;相反的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不仅能够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巩固知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是一门集听、说、读、写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说的训练在语文课堂上是非常频繁的。因此,讨论作为一种说的形式在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展开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讨论呢?   一、有效讨论的课堂要求   首先由于讨论至少需要两个人,因此决定了个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其次讨论是需要达到共识的,它不是简单的你和我的观点叠加,他需要每个人都能积极发言、抗衡、融合,因此他需要个体之间的差异和认同,此外讨论还需要相对民主和谐的环境,学生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么,在这些要求之下,小组合作的课堂学习模式似乎更能为讨论学习提供肥沃的土壤,培育出五彩缤纷的思想之花。事实也确实如此,由于每个小组的建立需要兼顾公平和互补原则,使不同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个性特点以及性别的学生组合到一起,以达到学习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的目的。因此小组学习模式的课堂更能够使讨论趋向多元化完整化,得到更综合更有创造性的见解。具体的操作就是以4到6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来主持讨论,先在组内轮流发言,然后选出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班级交流。各组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然后由一组负责展示,其他各组在认真倾听以后提出质疑和评价以达成班级共识,也可以就不同的但有联系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每两个小组完成同一个讨论题,再进行组间的对抗碰撞。这样的讨论既摆脱了一堂课就那么几个学生唱独角戏的沉闷,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发言表达的机会,又使得知识得以迁移,组内成员得以沟通合作,增进了解。当然,传统课堂也可以在进行讨论的时候组成临时讨论小组,但由于成员之间的熟悉与默契程度直接影响讨论的效率,因此建议临时小组可以进行课前分配并保证相对稳定。   二、有效讨论的时机安排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讲的是一个教学的时机问题,那么讨论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它的展开也应讲究时机问题。课堂讨论的安排一般在教师备课时就已经明确了的,这是由教学内容、重难点以及教学的流程决定的。但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不同的个体对文本的理解也会不同,他们是不能被提前设置的,课堂实况千变万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作为一个观察者,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活动,在适当的时机组织讨论。比如在学习《藤野先生》这篇课文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在仙台受到的“优待”是对当时日本歧视中国人的讽刺,但是也有人认为是鲁迅先生对于自己在异国能够受到了如此礼遇以后的肺腑感激。但是这个时候如果由教师简单说教来统一思想显然是难以服众的,这个时候就是讨论的最佳时机,如果能够及时组织学生来探讨一下这个“优待”的潜台词,那么我想不管是对知识的主动接受还是对错误认识的及时纠正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对文本理解出现普遍性偏差的时候,或者学生在展示讨论结果时出现了模糊认识的时候,甚至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一时无法解答时,都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的最佳时机。时机把握得当能够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效讨论的内容原则   我们有时候会发现,讨论虽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盲目使用,学生的能力非但得不到提高,甚至还会养成说闲话的坏习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