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D理念混合型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反思与建构.docVIP

基于PAD理念混合型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反思与建构.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PAD理念混合型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反思与建构

基于PAD理念混合型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反思与建构   摘 要: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创性课堂教学新模式。此种新型的教改可以概括为“PAD”模式,即讲授阶段(Presentation)、吸收阶段(Assimilation)和讨论阶段(Discussion)。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杂交”优势往往会收到1+1>2的效果。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理想的混合式“对分课堂”建构是这样的:“翻转课堂”助推“对分课堂”深化和“翻转课堂”升华,本校推行的精品资源共享微课为优化“对分课堂”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对分课堂” PAD理念 “新闻学概论”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创性课堂教学新模式[1]。其核心理念是把课堂时间合理切分,除了教师必要的讲授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内化吸收,把讲授和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有较为充分的时间自主地能动地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此种新型的教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PAD”模式,即讲授阶段(Presentation)、吸收阶段(Assimilation)和讨论阶段(Discussion)。2014年张学新教授“对分课堂”实验在复旦大学进行首次实验,2015年上海市教委把“对分课堂”列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项目;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把“对分课堂”纳入“大学卓越教学”系列讲座,通过互网络向全国高校教师推荐[1]。2015年下半学年平顶山学院尝试引进“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张学新教授多次莅临示范指导;教务处组织两期“对分课堂”教学研讨班,评选表彰“对分专家”、“对分讲师”,到2016年底平顶山学院覆盖18个教学单位、各个专业的超过95门课程参与“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参与的人员有教授、副教授,也有讲师、助教等。经过一年半(3个学期)的实践摸索,我们认为“对分课堂”教学有诸多优点,譬如较充分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不过我们认为“对分”尚有可资改进的空间。   一、“PAD”理念下的“新闻学概论”教学过程   “新闻学概论”授课可以全程采用“PAD”对分模式。(1)教师课堂理论讲授。教师讲解重要的知识点,首次“对分”是以“绪论”章节为试验内容,教师首先通过具体案例彰显新闻媒体的力量,引导学生理解学好新闻学的重要性;然后布置对分作业。(2)学生课下知识内化。学生课下基于已有理论知识,认真完成作业,并总结“亮考帮”问题。(3)隔堂讨论反馈。“隔堂讨论”是对分课堂的核心,鉴于此我认为每个教学单元提前针对教学内容设计讨论话题应该是对分课堂有效开展的前提。题目的设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教科书的封闭性题目,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另一类是开放性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注现实。以“新闻”一讲为例,基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题目:(1)如何理解新闻的本源与来源?(2)简述评价新闻定义的不同观点。(3)解释下面词语新闻敏感、新闻五要素、硬新闻、软新闻。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开放性话题:(1)新快报事件;(2)刘伟事件;(3)如何理解新闻、国家秘密及专业保密权的关系等。具体操作:鉴于讨论的不可控性特点,我打破一般对分课堂最后布置任务的惯例,利用每一次课开始30分钟左右精讲下一章内容并布置下一次课程对分讨论任务;第二次课用50分钟-70分钟对分讨论,分小组鼓励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发言分享;老师用10分钟左右点评总结。另外,为便于讨论的有效展开,动员学生及早下载安装“对分易”APP,加入新闻学概论学科微信群,鼓励学生分享交流。平时成绩以5次为准,作业的形成:基础作业抽查两三次,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两三次以上的开放性讨论,多劳多得。   二、“PAD”对分教学的显著优势   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之处在于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给予学生课后主动学习的理由与动力,同时避免课堂讲授后立刻提问讨论,学生尚未完全吸收,无问可提、无论可讨的尴尬。对分课堂把教学时间清晰分离为三个过程,即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PAD课堂)。相比既往教学,对分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定框架明方向,?檠?生内化吸收省力。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强调生生互动,一半课堂用于学生自主讨论学习,为教师减负。此外,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根据个人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   1.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广播电视编导等艺术专业,一般对招收对象有着更为严格的专业要求,所以在参加正式高考前考生们都要参加专业加试,以判断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