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山旅游环境容量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白云山旅游环境容量初探

广州白云山旅游环境容量初探 摘要: 风景名胜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引起国内外学者对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极大兴趣.作者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麓湖游览区, 三台岭游览区, 鸣春谷游览区, 摩星岭游览区, 明珠楼游览区, 荷依岭游览区, 雕塑公园等七个游览区, 冬半年周一~周五弱载, 冬半年周六~周日及夏半年周一~周五适载, 夏半年周六~周日超载, “五一”、“十一”黄金周严重超载. 关键词:广州白云山;旅游环境容量;超载 风景名胜资源已同水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等同样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保护的十大重要资源.由于风景名胜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因而在人类利用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广州市内及各地游客,今年估计会接近两千万人次.作为中国离大城市最近和游人密度最高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如何为城市居民提供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如何解决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白云山概况 白云山,位于广州市中心区北部,是我国南方五岭之一大庚岭支脉的支脉,由30多座山峰簇集而成,全山面积32平方公里,属风景区管辖的有20.9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海拔382.4米,登高可俯览全市,遥望珠江. 白云山景色秀丽,自古就是有名的风景胜地.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唐朝时以胜地著称.宋代以来的古羊城八景中,菊糊云影,白云晚望,蒲间濂泉,景泰僧归都在白云山里.清有白云寺,双溪寺,能仁寺,弥寺,濂泉寺,上下景泰寺,云岩寺,五龙谷庙及白云仙馆,百花冢等名胜古迹.日寇入侵广州时期,古迹大部分被毁. 建国后,市政府十分重视白云山风景区的建设,逐步增设了白云索道,鸣春谷,广州碑林,能仁寺,麓湖高尔夫球场,星海园,云台花园,雕塑公园,白云滑道,桃花涧,白云山西侧休闲带等景区及景点,与原有景点一起,共分为七个游览区,构成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60~80年代,白云山分别以白云松涛和云山锦秀胜景两度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 近几年,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将白云山建设成为可供浏览,科学,休闲的城市山岳型森林风景区的指导思想,白云山在软硬件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1995~1999年实施林相改造工程,通过营造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改变单一的林相结构,将白云山建设成为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香气和多功能的森林公园.经过5年的林分改造,原有的老弱病残的马尾松林已完全被郁郁葱葱,树种优良的阔叶风景林取代,其森林植被景观结构更完善合理.景观斑块色彩的季相变化更丰富,体现了岭南地方特色. 为确保白云山风景区的优美环境和优良秩序,从2001年9月1日起,市政府决定逢假日限制机动车上山.2002年1月1日起实行三大禁令,禁止游客以任何形式上山取水,风景区设立禁烟区,禁止游客带狗进入白云山风景区内.以上举措对白云山的良性发展极为有利,白云山禁水初见成效,山体比原来滋润了,复流的山涧小溪流水潺潺,蒲谷等处还可见小瀑布. 2002年白云山风景区被评为4A级旅游区,并在国内风景区中第一个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和14001环境体系双认证,标志着白云山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其管理体系已与国际接轨.同年,广州白云山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广州第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二.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技术路线述评 旅游环境容量又称为旅游容量或旅游承载能力[1].承载力概念最早出现于生态学的研究,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2].后来这一术语被应用于环境科学中,便形成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它被定义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2] .旅游环境承载力则是上述概念派生出来的一个具体概念,崔凤军将其定义表述为: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3]. 国外对于旅游环境容量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4年,美国学者韦格(J.Alan Wagar)出版了他的学术专著《具有游憩功能的荒野地的环境容量》.韦格认为,游憩环境容量是指一个游憩地区能够长期维持旅游品质的游憩使用量.1971年里蒙(Lim)和史迪科(GeorgeH. Stankey)对游憩环境容量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讨论,提出:游憩环境容量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一定水准给旅游者使用,而不破坏环境和影响游客体验的利用强度.此后关心旅游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