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初探.docVIP

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初探.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初探

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初探   【摘 要】品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效的品德教育必先理清其涵义及课程设计理念,在民主、自由、多元与开放的新世纪,品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当前品德教育的课程设计理念应该包括课程观、学校观与社会观三个方面的九个理念,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检测,以免发生偏离。   【关键词】品德教育 课程设计 理念   一、品德教育的涵义   20世纪初以来,美国现代德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大历史阶段:古典品德教育阶段、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阶段、复兴的品德教育阶段。20世纪80年代复兴的品德教育扬弃了过去的种种弊端,强调正面和直接的道德教育,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在德育上的配合,以及努力促进青少年学以致用、践行道德价值以形成良好的品德等特征。[1] 自此呈现出勃勃生机,并得到各国的积极借鉴。在我国教育改革反省思潮中,品德教育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对其中的涵义却呈现出各种表述或诠释的现象。威斯康星大学的阿兰?罗克伍德教授曾经给出过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界定:“品德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并与社区机构合作进行的,通过直接、系统而非相对主义的价值影响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教育。”[2] 而品德教育伙伴组织(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1999年给出一个更加简明扼要的定义:“品德教育就是学校、家庭与社区在帮助孩子理解、关心和实践核心伦理价值的有意识的努力。”[3] 笔者认为,处于多元和开放的当代社会,品德教育应包含四个方面的涵义。第一,品德教育兼顾知善、乐善、行善等多方面的教育过程与结果,而并不仅限于知易行难。第二,品德教育是引领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全人教育,而并非仅限于生活常规。第三,品德教育包括个人修养(个人道德)、人际关系(偶性道德)、公民素质(公共道德)以及过程价值(沟通、论辩等能力)等多方面教育,而不仅限于个人私德。第四,品德教育是对有关善的核心价值、原则和方法,是不断反省与批判的教育动态过程,绝非单指文化传统的复兴,而在于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精神的融合与创新。所以,品德教育不再仅仅是教导顺从听话的“乖”孩子、行动举止复制成人(父母或师长)的要求与模式,而是要教导“好”孩子,在公共领域中能懂得思考、准确表达并且善于与他人沟通,能共同形成并塑造群体的共识与规范,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品德教育的现代理想与愿景。因此,本文基于当前品德教育的思维,阐述品德教育应秉持的课程设计理念,以期推动实践品德教育的有效进行。   二、品德教育的课程设计理念   2000年,品德教育伙伴组织公布了“有效品德教育的11项原则”作为评定优质品德教育的依据:第一,品德教育使核心伦理价值观念成为优良品德的基础;第二,必须对品德进行综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考虑在内;第三,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广泛的态度,来促进学生在各个阶段生活中的核心伦理价值观念的形成;第四,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关爱的社区;第五,学生要有机会参与道德行动以发展自己的品德;第六,有效品德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种课程尊重所有的学习者,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第七,品德教育应当努力发展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第八,学校全体员工必须是有学识的、有道德的公众,他们有责任从事品德教育,努力奉行指导学生品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第九,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学校员工和学生都发挥道德的领导作用;第十,学校必须召集家长和学校所在的社区全面参与学校的品德教育活动;第十一,评价品德教育应当注意评估学校有无公认的品德标准、员工对品德教育的支持和学生对美德的认可程度。[4] 密苏里大学教育学院的马文?博克维茨教授也在最近的研究中归纳出了有效品德教育的八大要素:第一,学生得到了尊重和关怀的对待;第二,学校存在积极的角色榜样;第三,有自律与发挥影响力的机会;第四,提供反思、争论与合作的机会;第五,学校有明确的品德教育的目标和标准;第六,提供社会技巧的训练;第七,提供实施道德行动的机会;第八,家长和社区的积极参与,有一个支持达到品德教育标准的大环境。[5] 可见,他们都强调了正面和直接的道德教育,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在德育上的配合,以及努力促进青少年学以致用、践行道德价值以形成良好的品德等特征。因此,课程应该围绕优质、高效来进行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是品德教育的首要步骤,是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但是,相关调查表明,很多教师存在“反思”的迷失,诸多教育政策的推动也多半忽略“理念”而仅就“技术层面”进行宣传引导,因而容易导致“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或者产生偏差的遗憾。所以,要推动品德教育,应该先掌握课程设计理念的精准性、针对性、实用性与可行性。只有这样品德教育才能彰显其深度与广度。品德教育的课程设计理念可分为课程观、学校观与社会观三个方面,共计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