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大内镜的应用课件(兰州)
放大内镜的应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
年卫东 ; 电子放大内镜的特点是从普通内镜像,经变焦放大,放大倍数能够达到100倍,目的是使内镜诊断更加精确。但是放大内镜会使内镜医师陷入见木不见林的误区。所以不要忘记,普通内经检查是最基本的,放大内镜只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在行放大内镜检查时,一定要结合粘膜染色,只有这样才能将粘膜的微细结构观察清楚,也有利于确定病变的范围。以前染色都需要应用化学染料,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过程较繁锁,延长操作时间等。现在应用NBI有可能今后减少或不再需要化学染色。; 结肠放大内镜诊断主要根据隐窝形态(pit pattern)鉴别正常粘膜、增生性息肉、腺瘤、和结肠癌的深达度。工藤根据实体显微镜作出的隐窝形态分类,Ⅰ型:圆形隐窝,为正常粘膜;Ⅱ型:星芒状或乳头状隐窝,为增生性息肉;Ⅲs型:管状或圆形隐窝,较正常小,为腺瘤或早期癌;Ⅲl型:管状或圆形隐窝,较正常大;为管状腺瘤;Ⅳ型:脑回状或树枝状,为绒毛管状腺瘤;Ⅴ型:不规则型或隐窝形态消失,一般为癌。 ; 工藤pit分型(1996年)
;;;;;直肠类癌;;直肠管状腺瘤;;;直肠LST;直肠LST切除;直肠癌;放大内镜下诊断和组织学诊断的对比
(日本国立癌中心前瞻性研究1993-1996)
非肿瘤 腺瘤 sm癌
粘膜下肿瘤 m癌 浅层 深层
ⅠⅡ(n=184) 86%(159) 14%(25) - -
Ⅲl(n=3281) 7%(230) 93%(3047) 0.1%(2) 0.1%(2)
Ⅲs(n=213) 5%(11) 94%(200) 1%(2) -
Ⅳ(n=1152) 3%(32) 95%1092) 2%(18) 1%(10)
Ⅴ(n=88) - 15%(13) 11%(10) 74%(65)
判定不能 (1) (14) (3) (4)
注:sm浅层癌,sm层浸润小于500μm;不能判定腺口形态:0.5%(29/5414); 因此,Ⅰ、Ⅱ型隐窝患者无需内镜治疗,Ⅲ、Ⅳ型隐窝患者适合内镜治疗,Ⅴ型隐窝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 变焦结肠镜在诊治结直肠肿瘤时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它能从近距离的正面、侧面、中等距离或远???离观察病灶,了解其肉眼形态、发育样式、有无凹陷、局部性状和范围;其次,它能改变大肠内的空气量,可观察病灶的硬化程度和周围皱壁的集中情况,可利用空气量的变化使病灶形状发生改变,并以此判断病灶的黏膜下侵犯程度;最后,它能接近病灶观察其微小构造并进行隐窝的具体分型,这一方法使肿瘤侵犯程度的判断准确率显著提高,其实用性得到广泛认可。 ;;;;; 放大胃镜不如放大结肠镜应用广泛,主要因为:1早年的放大内镜不具备满意的机械功能,操作性能差,不容易使欲观察的部位聚焦,也不容易获得清晰图象;而且镜身粗长,患者的痛苦较大。2由于胃的解剖特点使放大胃镜聚焦观察时容易受到胃壁蠕动、心脏及大动脉搏动、及呼吸运动的干扰而难以获得清晰图象。
3迄今尚未有统一的放大胃镜诊断标准,对背景胃粘膜及各种胃病变微细结构及-模样的改变尚未取得共识。 ;电子放大胃镜对Hp相关性胃炎的诊断
电子放大胃镜在胃体中部前壁或大弯侧及胃窦部主要观察以下三点:1、上皮下毛细血管,2、集合小静脉,3、胃小凹。呈多边形的毛细血管环围绕在胃小凹的颈部,这些环形成蜂巢状的毛细血管网汇聚成黏膜集合小静脉,后者进入黏膜下层。; 在电子放大胃镜下,将胃体黏膜分为四种类型:1、Z0 :可见集合小静脉、呈网状的真性毛细血管及呈针眼样的胃小凹;2、Z1:可见集合小静脉消失,毛细血管网正常或失去正常形态,胃小凹可见;3、Z2:集合小静脉及真性毛细血管网皆消失,扩张的胃小凹及沟回发白;4、Z3:扩张的胃小凹周围发红。 ;放大电子胃镜: Z0 :可见集合小静脉、真性毛细血管呈网状及呈针眼样的胃小凹;;;;胃体前壁,黏膜充血、红斑; Z1、Z2、Z3期中大部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