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课件

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及其防治 ;一、概述 ;对中药安全性的基本认识;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信息闭塞、瞒报漏报及广告推波助澜等因素的影响,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很长时期未受到重视,甚至普通大众对中药的毒副作用就知之更少,盲目认为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甚至错误地认为中药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二、不良反应发生概况 ; 王倩等统计了1990-1999年85种期刊报道的中药注射剂ADR共计718次,发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具有严重程度高、品种相对集中的特点。湖南医科大学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2年共收到中药注射剂ADR报表302例,涉及30个品种,75%集中于8个品种,它们是:双黄连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葛根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 ;2 、 中药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有上升趋势;3 、 有毒药材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性味与归经项 列出的具有小毒、有毒、大毒的中药如下:;4、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表现 ;表2 ADRs表现及涉及的系统 ;表3 引起ADRs前10位药物及ADRs表现 ;5、不良反应的特点 ;5.2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5.3 不良反应的不可预知性 ;5.5 批与批之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性 ;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 ;3、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 ;3.3 工艺条件不一致导致同品种不同厂家不良反应差异 ;3.5 配伍不当引起药品变质 ; 吴晓放等报道,4种基础输液(0.9%氯化钠、5%葡萄糖、10%葡萄糖及葡萄糖氯化钠输液)配伍前的微粒数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加入5ml黄芪注射液后,各级微粒数相对增加,25μm微粒在5%GS中已超标,加入10ml黄芪注射液后,各级微粒数相对增加更明显,5μm、10μm和25μm微粒大多严重超标。分析原因,一是黄芪注射液本身带入;二是与黄芪注射液和输液配伍后pH值改变有关。 ;3.6 中药成分复杂,大多数中药为复方制剂,其中许多成 分的药理作用不清楚。 ;3.7 中药注射液作为中药开发的新剂型,用于临床虽然增加了中药进入人体内的药量、缩短了吸收时间,更适用于临床急救与危重病症,但由于改变了传统中药到病除的给药途径,未经胃肠吸收和肝脏代谢灭活,可能使人体失??抵御外界异物的一道屏障,尤其是一些高脂溶性的成分,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3.8 中药原材料来源广泛,品种质量不一。我国幅员辽阔,中药天然资源据记载的就有12000种,其中常用的有500多种,药材中的成分受品种因素、产地因素、采收和加工因素的影响,差异很大。 ;3.11 随意加大剂量与不良反应;四、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措施 ;2、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控 ;3、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4、不能盲目滥用中药注射剂 ;5、药剂科在进药时应严把质量关,对怀疑为药品质量引起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做出处理。 ;6、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应符合《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GAP)和《药品质量生产规范》(GMP)。 ;7、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标准,采用中药指纹图谱作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8、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 ;9、开发治疗型大输液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有效途 径之一。 ; 总之,中药注射剂是一个复杂的制剂,其安全性有待医药、药务工作者共同努力解决其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安全是今后共同奋斗的目标。 ;鱼腥草类注射剂安全性研究 ;1 鱼腥草注射液 2 新鱼腥草素注射液 3 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 4 新鱼腥草素钠氯化钠注射液 5 鱼金注射液 6 复方蒲公英注射液 7 炎毒清注射液 ;生产厂家 195 家 产业工人 4 万人 年产量 6 亿支 年产值 85 亿元 药农 10 万人 药农年收入 1.2 亿元 ;;目的:以控制过敏性休克,减少急性死亡为首要目标。 ;第一关:提高药品质量,控制致敏原(药学工作); 原料、辅料的质量要求(品种、产地、鲜品 储存条件、质量标准等)生产工艺的改进(提高纯度、消除或减少致敏原等有害物质,提高稳定性)质量标准的提高(指纹图谱、各种致敏原及有毒害物质的限量标准)致敏原、有毒有害物质及杂质的消除或降低的有效措施。;各类致敏原的限量标准 各类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 各类致敏原及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法的标准化 ; ① 原有致敏试验的改进。 ② 快速、灵敏新试验方法的建立 ;溶血、凝血、血小板凝集 心脏骤停、急性循环衰竭 中毒性休克、其他 ;第三关:临床安全用药,预防急性死亡 (临床研究);(3)合理用药的研究:最佳治疗方案、合理剂量、浓度、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