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逻辑.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改进教育类课程的相关建议 (一)核心建议 1.学习领域的划分与课程模块的设置 根据本文关于教育类课程质量逻辑的探讨,笔者建议把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分为十个基本学习领域,并按这十个基本学习领域来谋划中学教师职业培养中教育类课程的设置。这十个基本领域分别是:(1)儿童学习与发展;(2)教育思想史与教育基本理论;(3)通用教学技能训练;(4)教学设计与实施;(5)学科课程与教学;(6)课程设计与开发;(7)德育与班主任工作;(8)教育评价;(9)教育科研基础训练;(10)职业信念养成教育。它们的关系如图表。 * 2.对目前师范大学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的反思 目前,国内各师范大学设置的针对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类课程不尽相同。在所有师范院校中,师范部直属的重点师范大学为免费师范生设置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应该说是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也最具代表性。因此,这里主要以华东师大2011年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东北师大2010年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华中师大2009年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为例作一个现状的描述与判断。 * 比较契合的地方主要有:(1)教师职业信念的养成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如,华东师大设立孟宪承书院,对免费师范生进行长达四年的无学分的“养成教育”。类似地,北京师范大学在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中,也设置了“职业信念与养成教育”课程模块,并且设有2个学分。(2)以“学会探究”为主要目的研究性学习受到重视。如,华东师范大学从2007年起,在大夏基金会中设立“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方面的科研专项,鼓励免费师范生以团体形式申请这方面的研究项目,这种学习形式被称作“课题研习”。另据笔者所知,北京师范大学在2009级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中,也专门设置了2个学分的“科研训练与创新活动”课程。(3)三所师范大学的培养方案均很重视“通用教学技能训练”、“学科课程与教学”对应的课程模块。有关“学科课程与教学”的课程模块既有必修的,也有选修的。选修课各个学校都设置得很丰富、师范生选择余地很大。 * 不相契合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1)三所学校对教育类课程采取的分类框架都不一样,有的分为:“教育与心理基础类课程”、“教育研究与拓展类课程”、“教育实践与技能类课程”、“学科教育类课程”;有的分为“教育理论类课程”(包括共通教育理论课程与学科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包括共通教育技能课程和学科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有的分为“基础理论类课程”、“教师技能类课程”、“学科教育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本文提出的课程分类框架同它们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从教师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强调和突出了教师的“五个学会”,并根据这“五个学会”的要求,设置“基础理论共同学习”领域和“综合泛在学习”领域。 * (2)从具体的课程设置来看,有的学校设置了“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这两门课(二者均脱胎于师范院校传统的公共课“教育学”与“心理学”,本质上是对原有课程的改良),有的学校则取消了这两门经典科目。比如,以“学校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代替原来的公共课“心理学”或改良后的“心理学基础”。笔者以为,这种替代是有依据的,一般的“心理学”公共课离教师的日常工作比较远或关系不大,但“教育心理学”(其核心是学习理论)和“青少年心理学”却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作实践及其成败。 * 此外,笔者觉得,“教育学基础”这门课也没有单独设置的必要,可用“中外教育思想简史”和“现代教育原理”这两个课程模块代替它。这两个模块一“史”一“论”,史论结合,讲“史”不求面面俱到,重在反映人类历史上杰出教育家的重大教育思想,揭示人类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与走向;讲“论”重在揭示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功能与价值取向,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至于“课程”、“教学”、“德育”、“评价”等问题,均可留给其他下位层次的课程模块去探讨,这样做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教育学基础”这门课与其他教育类课程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叠问题。 * (3)尽管三所师范大学的培养方案中都设有与本文图表中第四、六、七、八基本学习领域相对应的课程模块,但一些重要的、关系到教师基本工作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的课程模块,如“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课程设计与开发”、“班主任工作”、“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科研方法”等,却只是作为选修课加以开设。既然是作为“选修课”开设,学生可选可不选,其地位是得不到保障的。这对师范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的需要,包括专业上的可持发展,是很不利的。 * (二)其他相关建议 1、组织专家团队编制《教育专业核心知识学习指南》。 2、大幅削减和压缩以“×××学”、“××概论”、“××导论”、“××通论”为名开设的教育类课程,只保留最低限度的基础理论课程,大力开发侧重“方法”与“技能”学习的应用型课程。 3.对实习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