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专业课多元整合及其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VIP

农经专业课多元整合及其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经专业课多元整合及其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

PAGE 农经专业课程多元整合及其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摘 要】本文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人才的要求,针对传统的农经专业课程设置和 “三段式” 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农经专业课程多元整合的新理念和以专业课为核心的模块式教学的新模式,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关键词】农经专业课程 多元整合 模块式教学一、农经专业课程多元整合及其模块教学的背景(一)农村人才的内涵在我国农村数以亿计的农民中,有千万计的种粮、种菜、养殖业的能工巧匠,有百万计的种植、养殖大户,他们不仅掌握新技术,而且有能力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具有开拓创业精神和能力,支撑着中国农业。优秀的农民就是人才,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技术员和经纪人。优秀的农民可分为三个层次,后继农民、骨干农民和中坚核心农民①。1、中坚核心农民是指这些骨干农民中经历长期实践获得成功的具有一定生产经营效益规模,能够支撑地区农业,能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开拓创业,支撑和推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坚农民。2、骨干农民是指农村经济活动中的种粮、种菜、养殖业的能工巧匠。3、后继农民就是农业接班人。骨干农民和中坚核心农民就是最优秀的中国农民,是中国农村优秀人才主体。而后继农民则是我们要培养的未来现代农业的接班人。(二)农经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1在浙江省《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中着重提到“以推进农户经营的专业化、企业化为基础,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重点,着力培育百万农业大户和1万家产业化经营组织,建成一批区域化布局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强对农业大户的职业技能培训,使规模经营的专业农民成为我省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体系。”②这是浙江省在新农村建设中勾勒出未来的现代农业建设的蓝图,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并且为之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新农村建设人才,通过怎样的培养模式才能使这千千万万的人才符合建设新农村的需要,这是对我们农经专业教师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1我们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如何使学生的潜能向现实的职业素质生成,与建设新农村人才要求和尽快成为现代农村骨干农民与中坚核心农民相适应是我们值得研究的。只有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使之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合拍,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我们从国家建设新农村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和目前农村人才的现实状况,认为传统的农经专业的课程理念和“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己经不能适应现代农村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新的农经专业的课程理念和跳出传统的“三段式”的教学模式。2006年4月江山职业中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农经专业的两个班开始以多元整合理论为指导,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多元整合,并以围绕“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专业课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二、农经专业课程的多元整合(一)课程价值观的多元整合2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在课程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可以将课程的价值取向归纳为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本位的三种基本课程价值取向。三种课程价值取向都侧重于强调其某一方面,如知识本位强调的是系统知识的学习,易与学习者现实生活相脱离。社会本位强调课程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易将学生当作工具训练。人本本位认为课程应从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出发安排课程,但易忽视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基于以前课程的诸多偏向不能满足于当前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农业工业化等的现实需求,我们认为需对课程的价值取向形式新的认识和审视,建立多元整合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在新的课程价值观中体现新型知识观,理解课程社会服务观和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适应新时代对人才要求的多元整合的课程价值取向。2(二)课程内容的多元整合1、课程内容多元整合的原则。(1)在文化课整合过程中坚持“必须、够用”的原则。譬如,在文化课模块中我们将语文课改名为应用语文,由语文基础(中职标准语文教材)、语文应用、国学基础三门课整合而成,每周语文基础4课时,语文应用1课时,国学基础1课时。语文基础由教师根据课时及内容,安排一部分为必修内容,而另一部分为选修内容。语文应用1课时主要讲述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写作、欣赏等。国学基础1课时主要讲述论语等古代有关教育如何做人、做事、学习的故事和文章,以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教育精髓。同时,后两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结合授课情况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因此,语文这门课通过整合以后,不是削弱了,而是增加了课时,更增加了其实用内容。(2)在专业课整合过程中则坚持“实用、适用”并结合本地经济产业特色的原则。如专业课的整合,食用菌这门专业课,将平菇栽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anglipo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