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消费时代”背景下先锋戏剧.docVIP

探究“消费时代”背景下先锋戏剧.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消费时代”背景下先锋戏剧   摘 要: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指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有五个阶段:传统社会、腾飞前提条件、腾飞、奔向成熟和大众高消费阶段。美国在1873年完成腾飞阶段,到1900年结束成熟阶段的发展,进入到“大众高消费”阶段,开始进入“消费时代”。有数据表明,1984年到1988年,我国消费需求年平均递增了22.2%,大大超过了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递增19.7%的速度,大部分学者的共识为,中国在80年代中后期进入消费时代,而较大规模的消费时代特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这个后现代的消费社会的形成过程在时间上恰好与“先锋”进入中国的时间一致。笔者试图通过对先锋戏剧在“消费时代”中的市场化进程,管窥先锋艺术的在大众消费时代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消费时代;先锋戏剧;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29-02   一、先锋戏剧的市场化进程   (一)80-90年代:市场化意识薄弱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话剧是一个巨大的潮流。但真实的情境是,《绝对信号》只是作为内部交流在排演场上演,没有卖出一张门票。《挂在墙上的老B》开创新的形式,不需要舞台,随便一块空地都能演,也正因此,在高校的巡演完全没有一分钱收入。   八十年代初期的先锋戏剧完全没有市场的概念,更没有商业化的意识。那段时间里的艺术家一心被“先锋”的巨大浪潮吸引,多年的计划经济的遗留思想让他们丝毫不顾虑艺术的商业性质。也因此,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因为电视剧的冲击,整个话剧市场开始面临巨大的衰退期。   (二)转机:《恋爱的犀牛》模式   转机出现自20世纪90年代末,传统戏剧和先锋戏剧逐渐促成一个多元化的戏剧市场。北京当时的话剧舞台主要划分为三个板块:国家院团排演的话剧,院团外独立制作的话剧,外地和国外来京演出的话剧。1998年孟京辉导演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是一个信号,连演了24场,票房很好,终于到了1999年,这一年,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彻底打破了先锋戏剧是“给少数人看的不赚钱的戏剧”的框条,取得票房上全面的胜利,首演赚了20万。   非常值得关注的是,《恋爱的犀牛》的成功模式里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民间资本的加入,产生了戏剧产业链上一个全新的重要角色――戏剧制作人。这标志着中国先锋戏剧开始有了产业化的趋势和初步的格局。   (三)21世纪:市场化先锋戏剧时代的来临   2000年之后的中国先锋话剧开始呈现出向商业化全面进军的局面。民间资本大举占领戏剧市场,如重庆制作人袁鸿以私人名义承包下了《恋爱的犀牛》首轮上演的青艺小剧场,更名为北兵马司剧场。2002年到2004年,《天上人间》、《京港台小剧场戏剧展演》等剧目都在此演出,造成巨大的反响。剧场一方面对剧团实行优惠场租的政策,一方面卖低价票,并经常性的举办公益演出以及免费培训活动。   然而,2005年9月13日,袁鸿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再见,北剧场》,这块先锋戏剧的圣地终于宣告了它的终结。这一先驱事件一方面为先锋戏剧的发展引入了民间资本的新模式,同时这一失败的结局也证明了先锋戏剧的市场运作也要同样遵从商业的模式,但从热爱出发一味的让步于市场是不可行的。   就在同一年,注册资金仅仅50万的民营话剧团“戏逍堂”成立,一群刚从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租下了人艺三层的实验剧场,制作先锋话剧话剧。首演剧目《到现在还没想好》一举获得了第一轮26万元的票房,让人跌破眼镜,之后,《有多少爱可以胡来》又创造了200多万元的票房,“戏逍堂”2005年演出了200多场戏,短短三年已经有15部话剧面世,整整演出了1500场,戏逍堂堂主关皓月表示,截至2008年,戏逍堂的戏剧做到了75%的话剧可以不赔钱,50%的话剧盈利。   北京青年戏剧节举办了,四合院小剧场诞生了,“大鬼”、“戏逍堂”等颇具影响力的民间团队成立了……这一切,都透露出一个信息,先锋戏剧开始真正地走下庙堂,走入大众,面向市场。   二、“热”消费下的“冷”思考   身处消费时代的中国戏剧因为先锋戏剧的加入有了新的艺术表达方式,也在近年来真正实现了全面“白热化”的商业票房丰收景象。   但笔者认为,在身处“热”消费时代中国先锋戏剧同时面对着属于它的困境。   其一,对抗姿态的背离。   90年代初期围绕在孟京辉的创作群体最直接的困扰是学院体制对创造力的压抑,他们在对抗这个压抑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抗整个90年代中国社会的群体压抑。这压抑和对抗就被孟京辉放入了自己的戏剧中。因此孟京辉的《等待戈多》就不再是存在意义上的等待,而是一种对于信仰丧失的惶恐和对先有体制的宣泄。他们打碎玻璃,然后在新的演出里又重新装上一块,周而复始的制造紧张的关系。这种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