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淮北画像石.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探淮北画像石

初探淮北汉画像石的艺术特征 【摘要】淮北市地处三省交界,古时即为中华民族休养生息的地方,汉时曾一度辉煌,现今在淮北出土了大量汉代画像石,这些画像石是文字不可替代的百科全书,是古代高度文明的闪光点,这些画像石触及汉代政治、法律、生产、狩猎、等各个方面“淮北画像石其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绘画雕刻的艺术性强,不论构图和线条都栩栩如生,特别是有部分画像已经采用立体透视法,实开近世美术之先河。”从该地区的一部分画像石来看,立体主义画法已经成熟。那里的雕刻家对自然界物体的欣赏和审美已经区别于传统的方法,把所雕的作品分解为线面结构,把形体分解为几何平面,在画面上重叠初显,表现物体存在还视线所不及的部分结构。 墓门上的装饰,多自中心点向左右伸展,比较注重整个气势,不因个别动态大乱整个布局,使画面和谐。为了突出主题,加强装饰效果,同样的物象、同样的动态反复出现在石雕上。从而加深了视觉印象,强化了主题,形成了特殊的效应。此法如诗歌中的排比句,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淮北的汉画像为了把丰富的内容充分具体地反映在画面上,对画面的安排多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即在同一方向,用等距离的视点去捕捉所要表现的事物。在构图上注重宾主关系,让主物占据大的空间,有时还把一副石刻分为上下几层,构图时把同类事物放置在一起。 淮北汉画像,在选取石料上讲究,一般都采用石质细硬度高,杂质少的上等石料,目前发现的雕刻技法大致可分为: 1.阳刻 此法近似篆刻小的阳文。阳刻是把文字保留,其余部分剔除,印出的字是朱文。汉画像也是保留物象,物象之外的背景用刀凿剔除,被剔除部分心制成平面。凡是表达主题而没有说明白的地方。再施以阳划线加以补充说明成在背景上加强、竖、斜线或点造成特殊效果。 2.阴刻 此近似篆刻中的阴刻,阴线是沿着文字的笔画.把宁刻成凹;下去的槽沟,印出的字叫白文。汉画像中的阴刻,是沿着物象的轮廓线、把线面刻成凹下去的槽。拓印出的画成白色.这种印出的画叫阴刻画像。 三、结语 淮北出土的汉画像石之所以非常丰富,与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有密切关系。淮北市古为相城,是春秋时宋国古都。秦置相县,属泗水郡。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沛郡,后汉建武二十年(44)立沛国,均以相城为治所。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次子刘辅建武二十年由中山王徙沛王,他是一位很爱好神秘文化的人,《后汉书·沛献王辅传》称:“辅矜严有法度,好经书,善说京氏《易》、《孝 经》、《论语》、《传》及图谶。”②这对淮北地区的民风产生过不小的影响。淮北地区的汉画像石的兴起与西汉武帝时期的厚葬之风有密切关联,在东汉举“孝廉”、提倡孝道的刺激下,厚葬之风盛行,汉画像石艺术的发展达到顶峰,至东汉末期灵帝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该地沦为战场而终止。淮北市与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故乡沛县以及汉文化重要中心地之一的徐州都近在咫尺,可以说古相城处在汉文化的中心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是这里出土大量汉画像石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淮北汉画像石被人们所发掘。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深入调查研究。汉代画像石对于研究汉代的建筑、雕刻、绘画具有很大价值,作为雕刻艺术形式,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