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效课堂的典型误区以及应对策略
高效课堂的典型误区以及应对策略
——读《用思想点燃课堂》有感
作者:梁明
在旧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课堂存在种种花费了时间而收效甚微的问题,此谓之低效。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有效的课堂。笔者认为,高效的课堂的建构,要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消除或者改进原来课堂中的低效行为。而在中考和现实的压力之下,我们对“高效”的认识可能出现了偏差,只抓住了表面而忽视了实质,未能真正做到“高效”。
一、误区的主要表现
??????????? 1.简单强调老师讲解的时间,忽视了师生间的思想交流
高效的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师讲得少就能够达到,也不能以老师讲解的时间作为评价的标准。之所以反对教师讲解的时间多,其实是在反对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是“霸权主义”,师生之间毫无沟通交流可言。因此,课堂越是封闭,教师交代的教学内容越多,学生的主体性就发挥得越差。也就是说,如果课堂是封闭的,教师的讲解时间多少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那么高效课堂所要突破的,正是这种封闭的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但是,突破封闭的课堂,抓住了老师的讲解时间,是否就抓住了重点呢?笔者不敢苟同。一节课的课堂封闭与否,应该透过现象,直达本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否有效、高效?这对于文科的课堂而言,是重中之重。譬如:如果教师把每节新课的提纲、笔记等全部派发下去了,可能只用一个字:“背”,时间半秒都不到,学生一节课肯定能背得个大概了——按照一般的理解,这绝对是高效课堂。但是这真的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高效”吗?笔者觉得并非如此。文科的课堂,采取种种主动的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造种种情景,无非都是为了更好地让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有效、高效、深刻。从这个从面而言,全班同学都非常有兴趣地认真听着老师讲解某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某一个知识点,学生的思维伴随着老师的讲解一起活动,这也达到了高效课堂的本质——教师与学生高效的思想交流。赵亚夫在《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中提出:“知识本身和知识的获取本身是具有生命性的……历史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学生与前人在思想上的交流、认知上的切磋、感情上的交融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塑造的过程。” [1]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历史课堂都必须帮助学生构建起与前人进行思想交流、认知切磋、感情交融的桥梁。而在这种交流、交融当中,学生能够参与其中,通过一定的情景,亲身体会历史,方可改变封闭的课堂,体现主体性。教师在历史课堂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类似的历史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问题的思考。
2.简单强调记忆结果,忽视了理解和情感的互动过程
这点对于历史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显示特别明显。众所周知,文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较难真正落实的。要么是浪费大把的时间而收效甚微,要么是流于形式。如果忽视了学生对情感与价值观的接受,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这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但是如果简单理解“高效”的话,这对文科的教学将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譬如,讲述近代史时,老师往往会问一个问题: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给我们什么启示?如果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之前,所创造的情景、环节不足,那么这样的教育是枯燥和无效的。学生随便都能说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为国献身等之类的“感受、启发、经验、教训”。但是在这些言辞从何而来?是学生真实体验后自然得出的吗?历史教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赋予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使和帮助个体反思自己的生活中所信奉和实践的价值观念的合理性,由此形成新的生活态度,确定新的生活方向”[2] 这样的情感教育对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指导自身生活能否起到作用?
二、应对措施
1.给予学生思考有价值问题的机会
学生缺乏的不是思考的机会,而是思考有价值的问题的机会。当要解决师生间的思想交流,达到有效甚至是高效时,那就必须要思考我们给予学生怎样的问题。亦即是说,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否是有价值的,是否有利于师生间有效的交流,而不存在“废话问题”、“幼稚问题”。我们提出的问题是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思考,得到进一步提升的,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的,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
2.重视思想、情感的交流
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从来都只有从一颗心到达另外一颗心。要想学生能够对某一个问题拥有别样的见解,得到情感的提升,教师首先要自己先到达那种境界,否则,没有某种思想境界而说出的所谓的“感悟”,都是不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的。文史不分家,譬如《晏子使楚》,语文老师往往从晏子的聪明才智、外交言语手段方面进行品尝,教会学生懂得说话艺术的重要性。而北京的窦桂梅老师却别开生面,提升到了“尊重”的层次进行品读,读出了新意,读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试想一下,如果一位老师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刻地体会,没有达到这种做人做事的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画自主设计教案.doc
- 登高讲课详案.doc
- 眉山市东坡区第一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年度计划.doc
- 科学 制作一个生态瓶教学设计.docx
- 积的近似数的教学设计.doc
- 第五章 中学语文教.ppt
- 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类型与实施环节研究.doc
- 关于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调查报告.doc
- 23第二十三讲 过去分词.doc
- 第23课下载和播放音乐教学设计.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