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要点总结简述.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孝经》要点简述序从第一次翻阅《孝经》至今,恰巧整整一月。当时,自己刚经历两个月《老子》的研读,本无心无力再翻阅任何经典。但刚好手中有本《孝经》,后想起王重阳创立全真教,推行“三教合一”时,以《孝经》代表儒家文化,随后方才打起精神,翻开第一章的“开宗明义”。“以孝治天下”,是儒家思想能被后世统治阶级接受的一方面原因。因其“孝”,能够规范百姓的行为,更为百姓判断是非指出标准,最终形成千人一面的良善特征,便于统治阶级管理百姓。此种做法,与宗教界的戒律非常类似,但戒律,只能影响一个宗教,而儒家思想,却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年。第一章的“开宗明义”,虽然指出儒家学说的最终目的是了悟大道,但显然后世推崇者对此置之不理,而《老子.38章》早已指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与“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礼法,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是有其必要性的,如人性扭曲、是非不分的乱世。但可以想象,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人是有同情心、包容心的,而忠孝、诚信等是本来俱足的,根本不必去强调,甚至去规范。所以,老子学说一直推崇无为而治,提倡激发出人的本性,此时,天下将自定,不必用繁杂的制度去规范。如《老子.58章》记载: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名缺缺。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传统文化,而五术的“山医卜命相”,也是被先圣先贤推崇的传统文化,甚至后世与儒家思想融合在一起,但由于种种因素,至今不能公开讨论。《老子.38章》记载:“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此句已经说明,所谓的“先知”,能够博古通今或拥有神通力,不过是“修道”的附属品,不能沉迷其中。当然,只有找回真正的“道”,才能有效的运用五术(包括儒家的礼法、宗教的戒律),这是自古圣贤公认的。本人学识不足,研读经文不多,过去三十余年加起来也没近几月翻阅的多,而早年总结佛法核心,也是通过实修实证归纳,所以上述言论,只是一家之言,如有不足之处见谅。执智 2017.12.11《孝经》开宗明义第一本章以古代帝王遵守“至德要道”开篇,指出《孝经》是对“人道效法天道”的诠释【1】;其次总结孝是一切德行,也是教化众生的根源,并用两个例子、三个步骤,说明孝之始终【2】。此章名为“开宗明义”,已经表明本章的重要,所以搞懂第一章,其后十七章注释就相对容易,本章为《孝经》的重中之重。注:【1】.《老子.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人道应该向天道学习。【2】.《老子.41章》:上士闻道……不笑,不足以为道。指出《孝经》以孝契入道,而人的思维模式不同,所以要对上中下三种根性之人,讲述不同的孝道。原文理解:孔子在家闲坐,他的学生曾子在一旁陪侍着。孔子对曾子说:“先代的帝王都具有至高无上的'德行'和遵循最重要的'大道'【1】;以其使天下民心归顺君主【2】;使百姓和睦相处、相亲相爱【3】;使君主、百姓上下一心,之间没有不满怨恨【4】。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曾子起身离开座位,谦卑地说:“学生愚昧无知,岂能知道其中原因呢?”注:【1】.“至德要道”的注释,更表明《孝经》遵循“大道”,是典型的“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2】.《老子.39章》: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指出民心归顺的原因是符合道。【3】.《老子.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指出百姓和睦的原因是善于帮助别人而不争。【4】.《老子.66章》: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指出君民一心、没有怨恨的原因,是以道治国、民心安定。孔子说:“这就是孝,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1】,也是教化众生的根源【2】。你回到位置坐下,让我来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是父母所赐的,不可有任何损伤,这是尽孝的开始【3】;进而修身养性,行道立身,显扬名声于后世,使父母的名声因子女而显赫荣耀,这就是尽孝的终极目标【4】。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行道立身、功成名就【5】。《诗经.大雅.文王》记载:“缅怀祖先【6】的美德,从而培养自己的德行。”注:【1】.《老子.21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最高德行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孝经》把德行之本总结为“孝”,而《老子》把德行之本总结为“水德”。水德有“柔弱、处下、谦卑”等的特性,所以《孝经》的孝与《老子》的水德相通。【2】.《老子.60章》:以道莅天下……故德交归焉。用契合“道”的孝治理天下,其鬼不神,从而天下大治。【3】.《老子.13章》:何谓贵大患若身?……若可托天下。只有“珍惜自己的生命,是为了天下太平”的人,才能够扬名后世,所以不敢损伤父母所赐的身体为孝之开始。【4】.《老子.63章》: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如果想要扬名天下,以显父母之恩,就必须“立身行道”,而圣人之所以能扬名天下,就在于默默帮助众生,始终不以自己伟大。【5】.《老子.38章》:上德不德……则攘臂而扔之。上中下三种根性之人,对“德行”的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