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异常反应(NXPowerLite)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NXPowerLite)课件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内 容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理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方案(试行) 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诊治与处理 异常反应儿童的关爱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理 基本概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原因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与调查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基本概念 预防接种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 )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分类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预防接种不良事件分类的对应关系 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病例的发生与预防接种存在合理的时间关联性, 即必须是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 2.受种者机体发生一定的组织器官或功能方面的损害。 3.病例在就诊时接诊医生怀疑病例的发生与预防接种有关。 为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引起关注的、被认为由预防 接种引起的医学事件。 WHO 的AEFI监测范围比我国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更为广泛。 AEFI与疑似异常反应的定义比较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分类 1.不良反应 2.事故 3.偶合 4.心因性反应 5.不明原因 疑似异常反应的分类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指的是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在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的同时或之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1.使用合格的疫苗 2.实施规范性操作 3.造成受种者集体组织器官、功能等损害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类 1.一般反应:由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由疫苗固 有性质所决定的反应,其临床表现和强度随疫苗而异。 具有轻微的、一过性的、无功能障碍、无后遗症的特点。 2.异常反应:指使用合格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所发生的概率极低的,对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等造成损害的,与事件相关的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①指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或者由于在预防实施过程中违反接种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等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②其发生原因包括疫苗质量不合格和预防接种实施差错,既可能直接造成受种者的健康损害,又可能增加发生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危险性。 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指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性反应。与受种者的精神或心理因素有关,不是疫苗所引起的。 指疑似接种异常反应经过调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仍不能明确。 疫苗本质方面 疫苗使用方面 个体方面 其他因素 1.疫苗的毒株 2.疫苗的纯度与均匀度 3.疫苗的生产工艺 4.疫苗中的附加物 5.疫苗污染外源性因子 6.疫苗制造中的差错 1.接种对象不当 2.禁忌症掌握不严 3.接种部位、途径不正确 4.接种剂量和次数过多 5.误用与剂型不符的疫苗或稀释液 6.疫苗运输或储存不当,使用时未检查或使用中未摇匀 7.不安全注射 1.健康状况 2.过敏性体质 3.免疫功能不全 4.精神因素 1.接种时间 2.药物影响 3.其他 应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与评价 应报告的疑似异常反应的病种 报告内容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 姓名、性别、年龄、儿童监护人姓名、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的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特征、初步诊断和诊断单位、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 报告程序及时限 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 报告时限:及时(24小时内) 向谁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的报告 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 报告时限:2小时内 向谁报告:逐级向县级、设区的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疾病控制部门报告 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进行报告 常规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收集报告卡和个案调查表,录入到疑似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库,经审核后,于每月6日前将上月数据报至 “中国免疫规划监测管理系统”数据库中 市、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于每月9、15前对数据进行核实 AEFI网络直报管理 关于群体性疑似异常反应的报告 群体性疑似异常反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