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处理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处理ppt课件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处理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血液科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 一、定义 1.中性粒细胞缺乏: 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 × 109/L或预计48 h后ANC 0.5×109/L;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 0.1×109/L。 2.发热: 口腔温度单次测定≥38.3 ℃(腋温≥ 38.0 ℃)或≥38.0 ℃(腋温≥37.7 ℃)持续超过1 h。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应避免测定直肠温度和直肠检查,以防止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进入周围黏膜和软组织。 多数发热由感染引起,但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如:药物反应、肿瘤增殖、炎症反应、输血等,甚至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发热。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年5月第37卷第5期Chin J Hematol,May 2016,Vol. 37,No. 5 机体自我保护机制 机体自我保护机制 1、皮肤、黏膜 2、免疫系统及其免疫细胞(WBC) 中性粒细胞 B细胞--分泌抗体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单核细胞 血液肿瘤病人中,各类白细胞减少很常见,但中性粒细胞数目是衡量免疫功能的标志。 血液病及血液病治疗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 1、免疫系统被抑制; 2、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全血细胞生成减少,其中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最先减少,其次是血小板,最后是红细胞。当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后,机体抵抗感染能力下降而变得容易被感染,而此时发生的感染比免疫功能正常时的要严重得多。 ANC(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正常范围:1.8-6.0×109/L; *中性粒细胞数目越低,感染的机会越大; 当ANC0.5×109/L ,感染几率增加; 当ANC0.1×109/L,特别是持续时间 1周,感染的几 率大大增加; 极低ANC持续时间2周,几乎不可避免地发生任何严重和难治性感染。 粒缺原因 1、化疗:化疗药种类、剂量、化疗方案、其 他治疗、年龄、营养状况、肿瘤类型、肿瘤分期。 2、放疗:剂量、方案、照射面积; 3、免疫疗法: 4、移植。 感染风险评价(高危) 除了ANC降低之外,合并下列因素将使发生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1、住院病人; 2、临床合并症严重; 3、肿瘤未受控制而不断进展; 4、肺炎(肺部感染)或其他严重感染; 5、年龄60岁; 6、近期做过干细胞移植; 7、肝肾功能异常; 8、脱水或低血压; 9、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病 粒缺伴发热时初始症状 *皮肤温度增高 *口腔疼痛 *疲倦 *心跳弱 *头痛 *腹泻 *感觉困惑、发晕、虚弱 *便秘 *身体发冷或发热 *腹痛 *颤抖,特别是出汗之后 *身体疼痛 *喉咙痛 *鼻塞 *咳嗽或气短 *排尿灼热感 *吞咽困难 *损伤、手术切口或静脉输液处出现红、肿、痛 常见感染部位 *皮肤或软组织; *口腔和咽喉; *食道; *肛瘘; *直肠、肝或腹部; *人工静脉通路装置处; *静脉输液处的皮肤组织; *肺部; *肾和膀胱;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常见致病微生物主要有: 1、细菌:绿脓杆菌、克雷伯杆菌 、大肠杆菌、难辨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肠球菌、链球菌; 2、病毒:HSV(单纯疱疹病毒)、 H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CMV(巨细胞病毒)、EB病毒、流感及其他引起流感样症状的季节性病毒如RSV; 3、真菌:假丝酵母菌、曲霉菌、毛霉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 ; 4、原虫:肺囊虫、弓形虫、隐孢子虫 诊断 1.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发现感染的高危部位和隐匿部位。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明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