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自己的听力噪声聋诊断创新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珍爱自己的听力噪声聋诊断创新课件

噪声聋诊断相关知识 曹钟兴教授 上海化学工业区医疗中心 如何听见声音 声音放大 耳廓负责收集声音 经过耳道、鼓膜、中耳内结构精密的三块听小骨将声音放大并传至内耳 语音变电流 内耳毛细胞,具有高度灵敏性、专一性 毛细胞将声音变为电流,进一步通过传导线路---听觉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大脑的听觉中枢再经过分析加工后产生听觉 在听觉传导通路上,任何部位和环节出现故障都无法正常聆听外界声音--引起耳聋 噪声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中产生频率不定,规则地组合混杂声音。 噪声对听觉器官影响为两类: 噪声环境下出现的听力疲劳,当离开噪声环境后,耳朵仍嗡嗡作响,就是耳鸣。 耳鸣反过来掩盖听力,交谈不易听清,待一段时间后又恢复,这叫听力疲劳现象 长时间在强烈的噪声环境下工作,听神经、毛细胞发生病理性损害及退行性变化,而出现噪声聋,发展慢。 听毛细胞的损坏是不可恢复的,一旦损坏,治疗就不再有意义。 据统计,2009年上海约有25万9千人出现听力障碍。有的需配戴助听器。 打手机用耳麦 乘车走路听MP3 晚上塞着耳机进入梦乡 网吧里载着耳机打游戏几个小时 泡迪厅 例1 XX 买了MP3,白天除上班外耳机不离身,每晚带着耳机才能睡着。后来发现耳朵总有嗡嗡响,听别人讲话像隔了一层屏幕。 人睡着了,声音还持续刺激耳朵毛细胞运动,造成听力损失。 例2 XX喜欢听歌,而且喜欢调到最大一档,每次听上七八个小时候,过几日耳朵开始流脓。 流脓是炎症表现。反复使用,又刺激耳道皮肤,长时间塞住,分泌物增多,对内耳有很大影响。 特别有中耳炎不宜听MP3。 耳机使用过多影响听力 MP3是追求听觉享受和快感,刻意把声音开得很大,不知不觉地对听力带来损害。 青少年中听力损失正呈逐渐上升趋向。2008年上海统计占30%左右。 损害程度与声音的强度大小和接触时间成正比 国外研究: 听耳机每次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声音不超过60dB. 这样影响听力不会很大。 若时间长、声音大,对听力产生无形的损伤,逐渐演变。5年、10年逐步显现,可能四、五十岁听不清别人讲话。不接触噪声的人70岁左右。 美国调查: 1%的学龄人口出现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 6~19岁青少年中,12.5%单耳或双耳出现听觉范围的变动 酒吧、电玩场所防噪声 电动娱乐场、电脑游戏中心、KTV、酒吧与工作场所噪声不同,酒吧、KTV噪声为高频、能量强,对听力影响大。 它属于容易被忽略的噪声,而疏忽噪声防护,声音通过外耳道直接传到内耳。耳罩比耳塞好。 摇滚、重鼓点舞曲要比一般音乐危害大。 从临床来看,由于现代人生活不规律、都市声污染增加、精神压力过重、心里因素刺激等 诸多因素引起的突发性耳聋,目前已呈现出增长趋势。 就诊年轻人占60%以上,年轻白领与学生,特别是中青年脑力劳动者、公司职员、操作工等群体最易发生。 若带着MP3一路走一路听,到接触噪声作业岗位8小时工作,听力疲劳将会延续 久而久之,隐患逐渐显现,休息也得不到恢复 别人讲话要声音大,方可听到,已说明听力损失到一定程度。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出现早期听力损失 噪声听力损失发展较缓慢,耳蜗损害感觉双耳有犹如蝉鸣高调耳鸣 对门铃声音反应迟钝,对较高的女声听不清楚,鸟叫声不敏感……都应怀疑高频听力受损 到医疗中心做个常规的纯音测试可测知不同频率的声音敏感程度 耳鸣是耳部或全身某些疾病的早期信号 全身性疾病:肾病、糖尿病、TB、慢支、冠心病等 身体虚弱,脑供血不足 神经衰弱:音调高低不一 耳部疾病:耳膜充血、鼓膜穿孔、中耳积液、耳硬化等 颈部疾病:颈动脉压迫 药物中毒:奎宁类、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 传导性聋 感音性聋 混合性聋 噪声聋难矫治 大多30~50岁往往没有察觉到自己听力下降过程,等到有耳鸣,听不清别人说话后,才开始治疗,但为时已晚。 目前尚难纠正,助听器也达不到原来水平,4kHz听力下降,配助听器难度很大。 如何保护听力 可听可不听的 不听 可听的少听(每次20~30分钟);睡眠时不听 声音强度小比声音强度大好,音乐愉悦心情但要适当60dB 当出现听别人讲话感到不如前或耳鸣时,及早到医疗中心进行纯音测试,仅几分钟则可以知道自己听力是否损害 当纯音测试报告在高频4kHz呈现“V”型时,说明听力已受到早期损害,应加强听力保护 从事噪声作业岗位的员工,按规定上岗时戴好合格的耳罩或耳塞,班前、班后保证休息,一定要听音乐,可通过CD机播放, 60分贝的音量,要比耳机危害更小一些 保护好听力,就是保住自己的岗位。 单位招收噪声岗位作业,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双耳高频平均听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