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总论1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总论1PPT课件

CT和MRI 临床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建议术前胸部CT检查:术前是否存在肺部转移性病灶;是否存在内乳区,胸骨后淋巴结肿大. MRI:价格昂贵,检查费时(平均一次乳房检查需要20分钟)。但因其对乳房恶性肿瘤检出率90%--95%,故临床诊断困难或患者拒绝其他特殊检查可考虑MRI检查。 乳 癌 breast cancer 一. 病因 发病二个高峰期:  ? 45~49岁(更年期)和60~64岁。 ? 45~49岁与肾上腺皮质产生雌激素有关。 ? 60~64岁与肾上腺皮质产生雄激素有关。 与月经、生育和哺育的关系: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未生育、晚生育或未哺乳的乳癌发病率高。 4.家族史: 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发病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 4.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的关系: 尚有争论,多数认为乳腺小叶有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可能与乳腺癌发病有关 5.其他: 营养过剩、肥胖、脂肪饮食,可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 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北美、北欧地区乳腺癌发病率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而低发地区居民移居至高发地区后,第二、三代移民的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 二.病理类型 1. 非浸润性癌: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乳头湿疹样癌;早期、预后好 2. 早期浸润癌:早期浸润性导管癌、小叶癌;属早期预后较好 3. 浸润性特殊癌:乳头状癌,髓样癌,小管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分化较高,预后尚好 4.  浸润性非特殊癌:浸润性导管癌、小叶癌、髓样癌、硬癌、腺癌、单纯癌等;分化低,预后差 5.  其它:罕见癌 三.转移途径 1.直接转移:侵入皮肤、胸筋膜、胸肌等。 2.淋巴转移:(四个输出途径) ⑴ 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同侧腋窝淋巴结→锁骨下 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导管(左)或右淋巴导 管侵入静脉血流→远处转移。 ⑵ 向内侧→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如上途径 →静脉。 ⑶ 两侧乳房间在皮下的交通淋巴管→从一侧乳房转移 到对侧。也可通过逆行转移至对侧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 ⑷ 乳房深部淋巴网→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的淋巴管 →肝脏。 3.血运转移:可以经上述途径进入静脉,也可以直接 侵入血循环。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是肺、骨、肝 外科学 —肿瘤 肿 瘤 的 定 义 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在内外各种有害的因素长期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表达紊乱,调节失控,产生过度增生及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或赘生物,临床上常以肿块形式出现。这种新生物并非机体所需要,不按正常规律生长或不可遏止的生长,已丧失正常组织细胞功能,并可破坏原来器官组织结构,进而危及生命。 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全球年新发病: 900余万 我国年新发病: 200万(94.4/10万) 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排序:(60%以上为消化系肿瘤) 城市:肺、胃、肝、大肠、乳腺癌 农村:胃、肝、肺、食管、大肠癌 死亡排位:男性:2 女性:3 2000年 2020 年 增长率 患者总数 1000万 1500万 男性 530 - 女性 470 - 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 _ _ 73% 发达国家 _ _ 29% 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现状及趋势 (WHO2003年提供) 浙江省近十年恶性肿瘤死亡现状(1990-2002年)1/10万 1990_1992年 2000_2002年 上升率 城 男 184.27 194.88 5.44 市 女 104.20 108.26 3.75 农 男 159.67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