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安全教育培训(最新).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班组长安全教育培训(最新)

8.预案的动态管理 适时修订 定期修订(三年) * * 动态更新 机构人 员调整 政策调整 设备环境 危险源变化 超过评 审周期 实际突发事 件应急经验 审核演练 发现问题 预案修订 * * 9.应急演练 桌面演练 功能演练 综合演练 检验性演练 示范性演练 实验性演练 单项演练 多项演练 全面演练 组织方式 演练规模 演练动机 * * 通常的演练形式 功能演练 综合演练 桌面演练 通常在会议室举行; 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 按照应急预案和标准行动程序,讨论所应急采取的应急行动; 讨论问题不受时间限 制;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并形成书面总结和改进建议。 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 分为单项演习和组合演习。口头演练结合现场演练。 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 能开展的演练。 全面演练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来开展实战性演练,以检验相互协调的总体反应和应急能力。 * * 9.4应急演练的策划 * * 9.5演练结果的评价 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的效果作出评价,提交演练报 告,并详细说明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对应急救援工 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划分 为: (1)不足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或应急救援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不足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 (2)整改项:整改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整改项应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 (3)改进项: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改善的问题。 * * 最后送给大家两幅图、两首诗、一句话: 1、开展任何工作前要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不要让鸭妈妈的悲剧重演! * * 2、每一项工作都有安全的方法 * * 《泾溪》 ----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 *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咳。 白毛浮黑水,红掌已被污。 * * 把安全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安全上! * * 就到这里吧! * * * * * 中国石化 * * 中国石化 * * 中国石化 * * 中国石化 * * 中国石化 * * 中国石化 * * 中国石化 * 不仅是现在的,当前的,一生的安全,就是健康。 我的安全,还有别人的安全。 * 中国石化 * * 引发事故的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三违)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上的缺陷 不良工作环境 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占事故原因的80%以上。 * * 不安全行为与不安状态的产生原因: 不正确的态度 技术知识不足 身体不适(包括心理与性格) 不良的工作环境 * * 不安全行为与心理 1、侥幸心理 2、省能心理 3、麻痹心理 4、逆反心理 5、逞能心理 6、凑趣心理 7、冒险心理 8、从众心理 9、无所谓心理 10、好奇心理 11、过分自信心理 * * 本人不违章也不接受违章(22%) 本人违章(30%) 本人违章不接受别人违章(34%) 本人不违章不关心别人是否违章14% 不安全行为与性格 * * 不安全行为与习惯 习惯性违章表现一: 进入生产现场未按规定穿戴劳保,操作时佩戴饰物 * * 习惯性违章表现二: 攀爬登高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或上台阶不扶扶手 * * 习惯性违章表现三: 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停机操作或单人操作。 * * 习惯性违章表现四: 随意乱扔、倒、丢弃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废弃物 * * 习惯性违章表现五:使用汽柴油等有机溶剂擦 拭设备、清洗衣服油漆 * * 习惯性违章表现六: 进入受限空间或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空间作业未 进行检测 * * 习惯性违章表现七:开车接打手机、不系安全带 * * 不安全行为与生物节律 生物钟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自然规律。 情绪周期 23天 体力周期 28天 智力周期 33天 * * * * * * 体力周期、情绪周期临界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 双重临界6次每年,三重1次每年。 * * 美国保险公司调查,60%的事故处于生物节律的临界期; 俄国莫斯科市、瑞士苏黎世市交通部门为四级绘制生物节律曲线图表,事故减少42.9%;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维修部门,在1974.11-1974.11的一年时间,对2800名运用生物节律安排生产,事故率减少了50%; * * 我国湘潭锰矿1986年起,运用生物节律对机动车驾驶人进行管理,1986年比1985年事故数减少了40%; 瑞典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