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滨轻轨桥主动托换全方位监测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津滨轻轨桥主动托换全方位监测方案

津滨轻轨桥墩主动托换 全方位监测方案 1 工程概况 2 工程特点 3 全方位监测系统设计 4 无线传输系统 5 系统集成 6 监测系统的维护 1 工程概况 1.2 托换大梁平面示意图 2 工程特点 采用9根桩(33个千斤顶)承托两跨连续格构式大梁托换两个桥墩构成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 A339墩为制动墩,A340墩为连接墩,两墩柱的受力特点相差较大,两个墩均处于千分之六纵坡的缓和曲线上 托换轴力大,托换的两个桥墩的轴力共约14000kN,而且轻轨线路无法采取加固措施 2 工程特点 托换施工需要在不中断津滨轻轨运营的状态下进行,严格控制,动荷载影响 地质条件差,托换桩采用摩擦桩,桩长最大达到90m,沉降周期长,沉降控制困难 监测周期长,对托换结构监测系统稳定性要求高,对监测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的功能要求强 3 全方位监测系统设计 3.1 轨道应力与 行车安全指标监测 3.2 桥梁线形监测 3.3 桥梁振动响应监测 3.4 桥墩位移监测 3.5 桥墩横向振动监测 3.6 托换大梁的线形、位移监测 3.7 托换大梁的应力、应变监测 3.8 托换大梁与桥墩连结点部位应力、变形监测 3.9 托换桩的轴力、应变及沉降监测 应变片——测试墩顶竖向位移、转角位移、温度变化、车辆动荷载等引起的钢轨应力改变量 应变花——测试分析轨道的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分析轻轨车辆运营的安全性 3.2 桥梁线形监测 A337#~A343#两联六跨连续梁的梁端和各跨四分点处两侧对称布设桥梁线形观测点,用精密水准仪观测桥梁的线形变化 3.3 桥梁振动响应监测 在A338-A339、A339-A340和A340-A341三个桥跨的跨中布设竖向、横向加速度和位移传感器 可以用于评价托换对轻轨桥梁的影响,判断因施工降低的速度是否可以恢复正常 3.4 桥墩位移监测 A337-A343七个桥墩的墩顶布设静力水准仪,在开企口植筋、张拉4#、5#横梁、预顶升、截除墩柱、荷载转换以及地道开挖等施工过程中,实时观测墩顶的竖向位移和纵横向转角(用静力水准仪测得的高差与距离之比表示) A338-A341四个桥墩的墩顶布设小棱镜和反射片,用1秒级全站仪观测墩顶的横向位移、纵向位移 3.5 桥墩横向振动监测 A338-A341四个桥墩的墩顶布设位移传感器 在开企口植筋、张拉4#、5#横梁、预顶升、截除墩柱、荷载转换以及地道开挖等施工过程中,测试墩顶的横向振动位移和桥墩的横向自振频率 用以分析托换体系不同施工阶段对轻轨桥梁的影响,也可以反映出托换体系刚度的“时变”过程 3.6 托换大梁的线形、位移监测 托换大梁布设6个静力水准仪,含1个设在远处的基准 托换大梁纵梁(各跨的七分点)和1~5#横梁(各跨的四分点)布设线形观测点 托换大梁的两端分别布设两个反射片,用1秒级全站仪观测预应力钢筋张拉、墩柱截除、荷载转换、地道开挖等施工过程中托换大梁的水平位移 3.7 托换大梁的应力与应变监测 3.8 托换大梁与桥墩 连结点部位应力、变形监测 在被托换墩最下层植筋中,布设钢筋应力计,监测托换施工中植入钢筋的轴力 在4#、5#托换横梁上表面与既有桥墩接头部位沿桥墩的两个长边的布置4个测缝计,测试墩柱与托换梁接头的相对滑移量 在墩梁连接点的上部和下部桥墩上各选取一个截面,四周布置外贴钢弦应变计 3.9 托换桩的轴力、应变及沉降监测 每根托换桩的顶部布置1个静力水准仪, 含1个设在远处的基准,共10个 1#、4#、7#、3#、6#和9#等六个桩身距顶部2.0 m处沿桥梁纵向的对角线分别布设2个钢筋应力计 在距离1#、4#、7#、3#、6#和9#等六个托换桩顶部4.0 m和8.0 m两个位置布设钢弦应变计 4 无线传输系统的应用 5 系统集成 津滨轻轨桥墩主动托换监测方案共包括水准测点67个,位移观测点12个,钢筋应力计52个,钢弦应变计108个,测缝计8个,静力水准仪32个,动响应测点16个,动应力测点52个,共计347个测点 构成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分析指标与控制指标相结合、人工读数与自动采集相结合、实时测试与定时测试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测系统 共同构成了托换施工的“耳目” 感知系统 6 监测系统的维护——保证耳聪目明 数据不可恢复 施工过程不可以重复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稳定 传感器系统稳定(传感器、线路、管路) 电源稳定 监测人员自身维护 施工人员维护 防止与项目无关人员的人为损坏 谢谢! 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 多提宝贵意见! * * 1.1 桥墩托换横断面示意图 3.1 轨道应力与 行车安全指标监测 钢轨内侧应变花布设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