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建盏鉴赏与鉴定.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代建盏鉴赏与鉴定

宋代建盏鉴赏与鉴定   作者简介:   谢道华,1983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文博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古陶瓷研究。现任福建省建阳市旅游局局长、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建阳市收藏协会会长、武夷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获“建阳市第五批拔尖人才”荣誉称号。在多家报纸杂志发表论文及各类文章一百多篇。出版专著《建阳市文物志》(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建窑》(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与他人舍著《闽北陶瓷》(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福建电视台、台湾东森电视台、日本NHK、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做过专题报道或个人专访。   宋代是我国陶瓷史上争奇斗艳的时期,也是福建闽北地区制瓷史上的鼎盛时期。闽北各县(市、区)均发现了宋代窑址,产品涵盖青瓷、白瓷、黑瓷和青白瓷等多种品类,其中以生产黑釉器“建盏”(俗称“兔毫盏”)为代表的建窑更是异军突起,享誉海内外。建窑也因此成为建窑系黑釉瓷器的命名窑场。本文将就建盏的鉴赏与鉴定做一粗浅探究,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窑址概况   建窑窑址坐落于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后井、池中村一带,北距水吉镇约3千米。西距建阳市约33千米,南距建瓯市约50千米。建阳位于武夷山脉南麓,北距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仅40余千米,境内多为丘陵山地,河道纵横,交通便利,自古为闽北区位中心。这些都为制瓷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建窑窑址分布在芦花坪、牛皮仑(包括庵尾山)、大路后门和营长乾(又名社长埂,包括园头坑)等处,方圆十余里,瓷片、匣钵等堆积如山,俯拾即是。窑址总面积约12.6万平方米。另外,在池中村还发现了建盏废弃物的堆积层,该村位于南浦溪畔,应是古代的主要仓储之地和水路运输码头。   水吉镇地处建阳东部,南浦溪流经全境,并在建瓯市徐墩镇附近汇入建溪,最终流入闽江,注入大海。历史上水吉曾属于建瓯市辖地。建瓯,宋以前称“建安”、“建州”,为州郡所在;南宋时期设“建宁府”;治所均在今建瓯市(驻地为芝城镇)。民国时期,水吉一度作为特别区,1940年设县。1956年水吉县撤销并入建阳县。历史上因处建州、建宁府辖地而得名“建窑”,后因??政隶属关系的变化。又有“水吉窑”、“瓯宁窑”等称呼。又由于建窑以生产黑釉瓷器见长,故又有“乌泥窑”等称呼。历史上有的学者误以为该窑址原在建瓯,后来搬到水吉,殊不知窑址并没有搬迁,只是行政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而有了多种称呼。结果以讹传讹,现代的一些著作或文章中还在采用,实为大谬。   1985年,建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建盏黑瓷的艺术魅力   建窑初创于晚唐五代时期,其产品为青瓷。两宋时期是其鼎盛时期,主要生产黑瓷,其产品主要为碗,俗称“建盏”,流传海内外,影响广泛,建窑也因此奠定了其历史名窑的地位。建盏造型古朴简单,器型有大、中、小之分。有敞口、束口、撇口之别,但其黑瓷釉色变幻无穷。建窑黑釉属于古代结晶釉的范畴,含铁量较高,在高温熔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气氛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这些釉面花纹与华丽的彩绘或繁缛的装饰不同,它们是釉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犹如神助,具有神秘的艺术魅力。   建盏的黑,不是一片傻黑,而是犹如夜空或深潭一样沉静的黑;黑釉中呈现的各种神秘斑纹,更是使人感到这不是人的力量所能达到的,而是“窑神”的杰作。由于建盏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釉在高温中易于流动,故有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与那些过于精致谨慎的器具相比,更带有一种粗率自然的亲切感,更能触发人们的无穷遐想。沉稳中多了几分灵动之美,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建窑黑瓷玻化的程度较高,釉面光亮但不刺眼,给人以宁静庄重之感。宋代是一个理学文化主导的时代,这种时代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平静柔和的心绪意境。建窑的黑釉瓷器所散发出的端庄而略带神秘的美感,正迎合了宋代的审美意识。   由于釉料配方的不同,窑内温度及气氛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建窑黑瓷釉面呈现多种纹理,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乌金(绀黑)、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及杂色等类。此外,近年也发现少量描金装饰盏,内容有“寿山福海”、“福禄寿喜”等吉祥语和“岁寒三友”、兰花等花草树木,与武夷山遇林亭窑址生产的同类产品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一类:乌金釉。这是建窑黑瓷较典型的釉色。乌金釉有的表面乌黑如漆;有的则黑中泛青,即所谓的“青黑”;此外,也有的呈黑褐色或酱黑色。成熟时期的乌金釉釉层普遍较厚,“色黑而滋润”,上乘者亮可照人,表现出庄重素雅之美。   第二类:兔毫釉。“兔毫”一词在宋代文献中频繁出现,如蔡襄的《茶录》中说:“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记载道:“兔毫盏,出瓯宁之水吉”等。兔毫是建窑最典型且产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