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棚工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管棚工施工作业指导书

大管棚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瑞昌至九江XX标段隧道大管棚施工作业。 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2.1 设计概况 新建瑞昌至九江铁路XX标,沿线所涉及的隧道工程主要为桂家凹隧道、东篱隧道,隧道工程详见表2-1。 隧道工点表 表2-1 序号 隧道名称 隧道长度(m) 备注 1 东篱隧道 292 岩质隧道 2 桂家凹隧道左线 442 岩质隧道 3 桂家凹隧道右线 452 岩质隧道 合计(km) 1186 岩质隧道 2.1.2 工程地质 (1)东篱隧道 丘陵隧道,坡体浑圆,多呈孤立状,自然坡度10~30度,自然高程50~100m。最大埋深26m,为浅埋隧道。线路右侧毗邻既有武九铁路下行线。隧道整体处于倒转向斜的南东翼,地层岩性为: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粉质粘土夹角砾,棕红色,硬塑,厚0~2m,下伏基岩,隧道进口DK201+908为C2c弱风化灰岩,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溶蚀较发育,DK201+908~936为D3w石质砂岩,强风化~弱风化,浅紫红,青灰色,粉砂质结构,中层状构造,DK201+936~隧道出口为S3xk粉砂岩夹薄层粉砂质泥岩,强风化~弱风化,浅紫红,粉砂质结构,薄层~中层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层产状为115°∠73°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全段隧道为浅埋,加之节理裂隙发育,围岩质量差,施工中应加强围岩支护。隧道进口因离既有线较近,施工时应注意加强对既有线边坡防护,避免既有线行车产生干扰。地质条件差,全线均为V级围岩,施工时要注意安全。 (2)桂家凹左线隧道 丘陵隧道,坡体浑圆,多呈孤立状,自然坡度10~30度,相对高差70m。最大埋深55m,全线隧道为IV~V级围岩。线路右侧毗邻既有武九铁路下行线。隧道整体处于倒转向斜的南东翼,地层岩性为: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粉质粘土夹角砾,棕红色,硬塑,厚1~13m,下伏基岩,隧道进口LDK1+858,C2c弱风化灰岩,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溶蚀较发育,LDK1+858~957为D3w石英砂岩,白色偶夹黑色,强风化~弱风化,中层状构造,LDK1+957~隧道出口为S3xk粉砂岩夹薄层粉砂质泥岩,强风化~弱风化,浅紫红,粉砂质结构,薄层~中层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层产状为115°∠73°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全段隧道为浅埋,施工中应加强围岩支护,防止掉块、坍塌事故发生。 桂家凹右线隧道 丘陵隧道,坡体浑圆,多呈孤立状,自然坡度10~30度,相对高差70m。最大埋深55m,全线隧道为IV~V级围岩。线路右侧毗邻既有武九铁路下行线。隧道整体处于倒转向斜的南东翼,地层岩性为: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粉质粘土夹角砾,棕红色,硬塑,厚1~13m,下伏基岩,隧道进口LYDK1+890,C2c弱风化灰岩,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溶蚀较发育,LYDK1+890~972为D3w石英砂岩,白色偶夹黑色,强风化~弱风化,中层状构造,LYDK1+972~隧道出口为S3xk粉砂岩夹薄层粉砂质泥岩,强风化~弱风化,浅紫红,粉砂质结构,薄层~中层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层产状为115°∠73°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全段隧道为浅埋,施工中应加强围岩支护,防止掉块、坍塌事故发生。 2.1.3 水文地质 (1)东篱隧道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表水、地下水均有化学侵蚀性,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1、碳化环境为T2。 桂家凹左线隧道 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局部发育,区段地下水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1,地表水为H2,碳化环境等级T2。 (3)桂家凹右线隧道 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局部发育,区段地下水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1,地表水为H2,碳化环境等级T2。 2.1.4 方案设计 ①长管棚在隧道开挖之前完成,洞外管棚设计外径φ108mm,壁厚6mm,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为了防止钻头由于自重产生下垂,导致钢管侵入隧道开挖线内,外插角确定为0~1°,;管棚间内插φ42超前小导管并注浆,L=3.5m环向间距0.4,外插角10~15°,纵向搭接1m,注M10水泥砂浆。 洞身管棚设计外径为 φ89mm,壁厚5mm。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度0-1°。 ②为提高导管的抗弯能力,可在钢管内设置钢筋笼,钢筋笼由四根主筋和固定环组成,主筋直径为φ18,固定环采用短管节, 节长3~5cm将其与主筋焊接,按1.5m间距设置。 2.2 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 《东篱隧道设计图》(瑞昌至九江铁路施(隧)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