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他把患者当亲人
他把患者当亲人
——记****卫生院医生***
***出生在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彭湾村彭湾社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自幼爱好医学,1966年经村上推荐当了一名村赤脚医生,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1975年当时的公社又推荐他在会宁县五.七干校培训深造,1976年被调到**卫生院工作。
现已59岁的**,在40年的行医生涯中,以人为本,默默奉献,努力为党的民族卫生事业而耕耘,他不为名,不为利,医救各民族兄弟姐妹于病痛的折磨之中,他说“我最大的安慰就是为每一个患者解除病痛”。乡卫生院地处乡政府所在地,是该乡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的中心,他长年所医治的患者既有汉族同胞,也有回族和东乡族姐妹,不论是哪个民族,他都能当作自己的亲人,急病人所急,与患者水乳交融,认真细致地检查治疗,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的天职,把自己的医疗技术当作连结各民族的纽带,在工作中尊重患者的民族习惯,在平凡点滴中融以深情,他严以律己,团结同事,团结群众,深受各族患者及群众的称赞。
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他订阅了《中国医学》、《甘肃医药》等杂志和专业书籍,搜集了不少参考资料和民间验方。为学会一个手术和医疗方法,他首先反复学习和临床实践。他以刻苦勤奋的攻关精神,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攀登医学高峰。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时间,就掌握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等医疗技术,成为新添卫生院的“多面手”。在乡卫生院工作的近20年中,他配合搞计划生育结扎手术2400多例,没有发生过一例医疗事故。
二、努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同志本人是个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工作30多年来,在行医中他走到哪里把民族政策就宣传到哪里,他因人因事制宜,着重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善与各族患者群众交朋友,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计划生育工作是一件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民族乡计生工作更有其不同的特点,来院进行人流、结扎、引产的人不论哪个民族,只要是马文英接诊或配合,他首先是向应诊者宣传计划生育对国家、家庭和个人的好处,解除应诊者思想顾虑,根据求医者的具体情况,耐心地为他们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有一次,本乡三合村的一结扎对象来院手术,突然思想有了变化,不愿结扎,趁天黑跑掉了,为了做通这对夫妇的思想工作,第二天一大早,马文英徒步行走15公里路程,来到这家,通过苦口婆心的宣传计生政策,终于打通了这对夫妇的思想顾虑,自觉落实了结扎手术。
三、把患者当作亲人
**乡是**市唯一的民族乡。该乡的炭山沟、彭家湾、涝池沟、河屲、回河等村居住偏僻,老百姓患了病,由于路程较远得不到及时治疗。为了解决这里就医难的问题,1991年白银市民族宗教局扶持专款3000元,乡卫生院自筹10000元,在羊场建起了医疗站。由于这里太偏僻,乡卫生院的医务人员都不乐意在医疗点工作,所以都不愿去。马文英毛遂自荐,克服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来到了医疗点,他说:“越是偏僻的地方,越需要我们”。从此,他一人既是药剂师,又是医生,再者当护士,医疗点的全部工作他一个“独占了”。
对前来治疗的病人,不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马文英总是说话和蔼,热情相待,从来没耍过态度,他既当医生又当护士,不分白天黑夜守护在病人身旁,诊断、打针、换药、包扎、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病人取药缺钱,生活发生困难,马文英记帐赊药或把自己的钱垫上;有的患者由于家里没有大人,住院时无人侍奉护理,马文英就给病人煎药、炖饭、端屎、倒尿……自1992年他到医疗站以来,54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以病房当作自己的家,不声不响地为病人服务,不求索取,只求奉献,有时,遇到危急患者,需要转院治疗的,他总是一路兼护,并帮助办理各种入院手续等,搞清楚病症把病人及家属安排妥当后才离去。病人们都夸他是一个信赖的“好医生”。为了表示感谢,乡下人拿上鸡蛋之类的礼物,他总婉言谢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