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份血清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价值探讨.docVIP

双份血清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价值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份血清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价值探讨

双份血清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价值探讨   摘 要 目的:探讨间隔1周双份血清抗体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明胶颗粒凝集法(被动凝集法)检测211例下呼吸道感染小儿血清MP-IgM抗体。结果:211例中,单份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的32例(单份组),双份血清抗体阳性的为54例(双份组)。其中第1份血清抗体检测为阴性,第2份为阳性的22例;双份血清抗体均阳性,但第2份较第1份抗体滴度呈上升趋势18例,下降者3例。单份组与双份组阳性结果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份血清抗体检测明显优于单份血清检测,检测手段敏感,精确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在临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双份血清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抗体      自20世纪90年代,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1]。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部分重症患者热程较长,感染中毒症状重,可引起心、肝、肾、脑、血液等肺外组织器官的损伤。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治疗中的特点是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效,所以如何尽快确诊、如何防止漏诊,及时应用有效药物治疗是值得临床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对211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间隔1周重复查血清MP抗体,以探讨重复检查MP抗体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4月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11例,其中男108例,女103例,年龄2~12岁,平均5±1.2岁。病程1天~1个月。支气管炎50例,毛细支气管炎10例,肺炎151例。发热50例,热程超过10天者5例,咳嗽150例,喘息35例,皮疹20例,腹泻12例,血白细胞增高46例,C反应蛋白增高40例,心肌酶增高25例,心律失常2例,糖尿病1例,胸腔积液2例。   检测方法和试剂:采集患儿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应避免溶血。第1份血清抗体检测为单份组,间隔1周重复检查血清抗体者为双份组。用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肺炎支原体抗体诊断试剂盒(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试剂商品名:塞乐迪亚-麦克Ⅱ(SERODIA-MYCOⅡ)。具体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检测原理:明胶颗粒凝集法(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是体外诊断试验,用肺炎支原体细胞膜成分致敏人工明胶粒子制造而成,致敏粒子与人血清中存在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发生凝集反应。结果判定:MP-IgM1:40为临界值,MP-IgM滴度≥1:80为阳性,其滴度可为1:80、1:160、1:320、1:640、1:1280、1:2560等。   数据统计方法:所测数据进行X2/sup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211例中,单份血清阳性32例,双份血清阳性54例,测得的最高滴度1:25 600。其中第1份血清为阴性,第2份血清阳性者22例;第1份血清阳性,而第2份血清呈上升趋势者18例,呈下降趋势者3例。单份血清MP-IgM阳性检出率15.16%,双份血清MP-IgM阳性检出率25.6%,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双份血清检测明显优于单份血清检测,见表1。   表1 两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的比较      讨 论   肺炎支原体(MP)由Chanock等于1962年首先从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PAP)患者痰液中分离培养出来,它是一种最小的、能独立生存并能进行自我复制的微生物,介于细菌、病毒之间,没有细胞壁,有膜及胞浆抗原,主要的膜抗原是糖脂质。MP通过飞沫以气溶胶微粒的形式传播,秋冬季常见[2]。人类对MP感染有普遍易感性,过去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近年国内外研究证实发病率逐年增加,且患病年龄下移,婴幼儿也不少见。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与成人感染相比差异很大,表现为重症多、肺外脏器受累多、转为慢性或难治性肺炎或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者多。且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慢性咳嗽、反复喘息发作,甚至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   MP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如果不做病原学检查,很难与一般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相区别。目前国内外采用的MP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经典的培养法、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抗原检测法和核酸检测方法[3]。血清学抗体检测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的诊断MP感染的实验室方法。血清学MP-IgM检测价廉,有一定的灵敏性、特异性。国外资料显示MP-IgM在MP感染7~10天出现;国内研究显示,MP-IgM在MP感染5~15天出现,平均7.6天,抗体滴度随病程逐渐升高[4],约2周达到高峰,持续12~16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可作为急性期感染的诊断指标。但特异性抗体高峰出现较晚,如果第一份血清采集过早,可能导致假阴性。在本文中,单份血清抗MP-IgM阳性标本32例,阳性率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