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与自我幻象.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记与自我幻象

日记与自我幻象 摘要:日记,一向以来被认为是一种“真实”的写作。然而,这种孤寂的写作,很可能有了他者“偷窥”的危险与理想的隐含读者,从而有自我文饰倾向,借助他人构筑自我形象。日记作为不与他人交流的封闭性文本,在强烈的情感作用下,很多感受与事实被想象、强化或扩大,成为最具有主观想象的写作。文章紧密结合拉康的镜像理论,对日记这种“自我幻象”。性的写作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日记;自我幻象;大众文化;写作状态 日记,“记”为记录之意,记录的第一功能就是为了抗拒遗忘;“日”,是一个时间词,时间是日记言说的标志及其最主要的文体特征。记忆给日记文体以真实可信的内涵,时间的刻录性更是强化了这种真实性。日记文体作为个人的、即时的一种“历史”,因其保留了往事的原生态和鲜活性,还常常被人看做历史研究的补充。 日记作为最纯粹的私人写作,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隐秘领域。在日记中,一个人只面对自己的灵魂,决不容许有他者在场。因此,日记才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赤裸裸写出事情的真相和表达真实的情感。近代以来,日记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关键在于它往往比其他流传下来的文字资料“更率真”,能够更真实、鲜活地反映事物或人物的原貌。 然而,这种孤寂的写作,很可能因有了他者“偷窥”的危险与理想的隐含读者,而有了自我文饰倾向,借助他人构筑自我形象;日记作为不与他人交流的封闭性文本,在强烈的情感作用下,很多感受与事实被想象、强化或扩大,成为最具有主观想象的写作。 一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认为,由于人类的特殊性,人类的欲望与动物欲望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本能地想要得到他人的承认,希望成为他人所欲求的对象,同时欲求他人所欲求的东西,故主体最初是借助于他人构筑其自我形象的。在日记写作中,由于现实读者偷窥的危险与隐含读者的潜藏,日记中的写作主体可能并不是真正的主体,而极可能是借助现实读者或隐含读者所构筑的自我形象。现实中“出其不意的”读者的“偷窥”,是日记写作看得到的敌人。我们总是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日记文本背后作者那“警惕的”目光。纵观许多近代、现代和当代人的名人日记,几乎没有达到真正直面自己的灵魂,完全为自己而写的境界,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含有“立此存照”让人看的目的。既然是为了让人看,不可避免地主体消失了,潜意识里“想要得到他人的承认”而构筑其自我的形象。 周作人喜读日记却不能写日记,是因为在写下私密的文字时,总不免有些“做作”。刁斗先生因少年时代的日记被老师批评为“封资修”而改写革命日记;大学时代,怕被人偷看,从不褒贬同学;结婚后担心被夫人看,总是在日记中使用各种令人无法理解的表达方式,如代号等。对此,他感慨,日记实在成了一个人“怀里的刺猬或脚下的地雷”。 托尔斯泰婚后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饱含痛苦和悔恨的话:“我自己喜欢并且了解的我,那个有时完整地显身,叫我高兴也叫我害怕的我,如今在哪里?我成了一个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人。自从我娶了我所喜爱的女人以来,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这个簿子里写的几乎全是谎言——虚伪。一想到她此刻就在我身后看我写的东西,或者她可能趁我不在时看我的东西,就减少了,破坏了我的真实性。”这位文豪将日记藏在靴筒里,一家银行的保险柜里,直到最终离家出走,病逝在一个小火车站上。 随着接受美学理论的发展,接受美学创始人之一伊瑟尔相对于“现实的读者”而言,提出了“隐含的读者”的概念。他认为对本文来说,读者不是外加的,而是隐含的,是本文的形式,结构中就有的。这种读者不是真实的读者,但却是潜能的。因此他将之定义为: 它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能够按照作者 的创作动机,理解作者的本义,把本文提供的可能性加 以具体化和实现的读者。……尽管这种预想有时是自 觉的,有时可能是不自觉的。 《安妮日记》是生活在残酷的纳粹时期的犹太小姑娘安妮写的。它以书信形式展开,每一篇都是写给“亲爱的吉蒂”这位好友的。安妮在日记中解释道:“我有善良可爱的父母,有一个十六的姐姐……我有亲戚,有可爱的姑父、姑母、舅父、舅母,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本来我什么也不缺,除了知心朋友!……为了更增强在我的幻想中向往已久的知心好朋友的想法,我不想像其他人那样只记下一些事实,而是使这本日记作为我的知心好友,这个好友名叫吉蒂。”从文中看出,作者要求交流要求理解的愿望的迫切性,在日记里便自觉地明确地为自己限定了一个隐含的理想化的读者——“亲爱的吉蒂”。吉蒂是作者在想象中创造出来听自己说话的人。“她”必须与她年龄相当,与她有共同的生存环境、共同的生存经历。 可见,日记如果没有现实中的读者危险,在本文结构中却仍有一个隐含的理想化的读者的存在。理想化的隐含读者的不同身份决定了日记的不同自我幻象倾向。如果这个隐含读者是公众,那么其自我幻象倾向当然是自我的公众形象。如果这个隐含读者是亲友,其自我幻象倾向当然是表达情感,增进友谊,消除误解。 我们看看《雷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