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停柩地塌城遗址考述.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吉思汗停柩地塌城遗址考述

成吉思汗停柩地海原塌城遗址考述 李进兴 内容提要:在宁夏海原县有一处塌城遗址,据说是成吉思汗停过灵柩的地方。 文章通过调查、搜集实物资料、卫星影像资料、第二次文物普查资料,发现这处遗址非常的奇特,在着手调查时还发现了这处遗址当年曾建造过石屋,体现出蒙古人所特有的停柩地民俗现象;塌城遗址,周围的地理环境则呈现出“乌麦女神”现象,崇拜迹象和丧葬习俗。由此着手对地形进行勘察,遗址实物与文史资料搜集整理的对比,探究其玄妙。 主 题 词:成吉思汗 停柩地 海原塌城 石屋构建 作者简介:李进兴(1966、1~),男,宁夏海原县人,海原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副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回族、西夏、蒙元等历史文化。 在距宁夏海原县城(元代海喇都城)15公里处,有一处形状很奇特的城池,被当地人称谓“塌城”,传说是成吉思汗停柩地。在西北民族大学蒙古学院专家来海原考察时(见图1),笔者借此机会就带领专家考察了这处形状比较奇特的城池,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处遗址有蒙古人所特有的崇拜、祭祀等迹象。为了进一步探究其玄妙,我们展开了调查,根据海原县第二次文物普查资料和卫星影像资料,很清晰的看出这处遗址的形状呈现出一个尚未出生的婴儿状,在走访当地群众的时候,据说这座城池曾建有一处石屋,我们还征集到了石螭首屋脊、石柱础、石斗拱等石屋构建。下面我将这处城池遗址调查与初步考证的结果罗列出来,与各位蒙古学专家、学者进行探讨,并恳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图1、2010年7月,西北民族大学蒙古学院专家来海原考察成吉思汗停柩地 一、塌城遗址概况 城址位于海原县史店乡苍湾行政村羊套子自然村西南1.5公里,名曰“塌城梁”梁顶,坐东北向西南,黄土夯筑,依地形筑建,西南高,东北低。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开南门,门有瓮城,瓮城门向东开。南门洞宽5米,瓮城门洞宽3米,瓮城墙中端部位内侧筑有正方形台墩,台墩底边长5米,残高与城墙等,距南城墙15米。城墙南北长280米,东西宽50米,残高5米,基宽8米,顶宽4米。城址西侧地形陡峭,东、南、北三面有内外围墙和城壕四道。内壕宽5米,深1米。外壕宽6米,深1米。内外围墙残高均1.5米,基宽7米。两道围墙顶均呈垅脊状(见图2)。 图2、塌城遗址现状 图3、塌城遗址处在两峰之间,酷似一妇女的乳房 城池遗址位处梁顶,城址内外及周围是生长较茂盛的野生植被,南靠南华山,在南华山主峰马万山山脉的下面,西临石节子湾洪水冲沟(见图4)。 图3、塌城遗址地形图 图4、卫星影像图中塌城遗址的形状。 城池遗址北侧350米处是海原县至固原县道公路,东北1.5公里是羊套子自然村落,东南1公里处是乱堆子自然村。西南城墙海拔高度为2203米,城中心海拔高程是2189米,东北海拔高度为2173米。 城池毁于海原县历史中的多次地震、战争及风雨侵蚀自然破坏,人为破坏等。根据遗存状况分析,古城在明代晚期已被废弃。 二、塌城遗址的石屋建筑构件 2008年夏天,西北民族大学蒙古学院的却拉布吉教授在调查成吉思汗去世地的时候,曹洼乡党委领导给我们介绍了乱堆子村的一位80多岁的回族老人张鸿元,他给我们提供了塌城遗址的一些情况:塌城内堆放着很多石屋的构建,在1958年“破四旧”时期,被村民拉回用于村部房基、农民的宅基等,有些拿不动大件石件被移出丢弃在了山沟或塌坑里。根据这一线索,我们寻找到了石螭首正吻、石柱础、石斗拱等石屋子(石宫殿)的构建。这些石屋子的构建庞大,可窥视当年石屋子的建筑规模。 1、石螭首正吻 石螭首正吻,高105厘米,宽88厘米,厚26厘米,是一件比较庞大的高浮雕螭首表面饰龙纹鳞甲,龙身翻卷,后,龙眼硕大,双目外突,眉须上扬,龙须飘逸,螭首形象凶猛剽悍,生动奔放造型逼真,雕刻精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吻不但是一种重要的装饰物,而且由于它衔接了殿顶正脊于垂脊之间的重要关节,从而起到了使殿顶更加封闭、、防止雨水渗入之作用。古人传说,宫殿、庙宇等屋脊上装饰“龙吻兽”可避火灾,驱魑魅。枋斗拱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宋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纵横交错逐层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将其踏平,之后杀一驼羔在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年春草长满,就移帐离去;弥望平原,没有人会知道尸体所葬之处。后辈若要祭祖死者,就以所杀驼羔之母为向导,根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