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道的“中庸”原则[权威精品].docVIP

孔子之道的“中庸”原则[权威精品].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之道的“中庸”原则[权威精品].doc

孔子之道的“中庸”原则-权威精品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 要: “中庸”不是什么都不做,更不是“和稀泥”,而是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顺其恰到好处而为之。“中庸”作为“德”,可谓“其至矣乎”。它表现于外就是行礼乐,表现于内就是修仁义,是为政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中庸”的修养,最终可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实际上正是一种“天人合一”。   关键词: 孔子 中庸 礼乐 仁义 学知   孔子当时生活的社会,“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史记·周本纪》),社会礼崩乐坏,统治者的苛政如猛虎,人民负担累累。孔子为这些诸如“不仁”、“不义”、“太重事功”等社会弊病而担忧,他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①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②这里的“道”就是“中庸”,所以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③正因为如此,孔子提倡“复礼”,而“复礼”其实就是从外在约束人们,引导人们归于“中庸”。当然,有被动的方法就有主动的方法,所以孔子提出“仁”,认为“仁”可以使自己自发地走向中庸且不违背礼的原则。孔子认为“成仁”并不容易但也不是遥不可及。如何成仁呢?孔子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育和学习,应该“学而知之”甚至“困而学之”。   一、礼乐与中庸   孔子为何会对礼如此重视呢?《论语》中记载有季氏“八佾舞于庭”、“旅于泰山”及“三家者以《庸》彻”(《论语·八佾》)等内容。可见当时的社会“君不君”、“臣不臣”。只有天子才可以观赏的舞蹈,大夫却私自在自家庭院中表演;只有天子才可以演唱的诗,大夫们却私自演唱。所以,孔子在回答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的问题时说:“必也正名乎?”子路显然没有认识到“正名”的重要性,所以孔子对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由此,“正名”是为政的首要任务,这是针对当时的混乱社会而言的。借用子思的话来说,“正名”对于在位者就是“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而对于一般人,应该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礼记·中庸》)简而言之,“正名”就是“所思、所行合于其名,不出其位”——这实际上就是“中庸”的原则。   名正了就要兴礼乐,孔子认为这不仅是立身成事的根本,而且是治国安邦的途径。对于礼的重要性,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程颐说:“恭而无礼,则不安,故劳。慎而无礼,则多惧,故思。勇而无礼,则不顺,故乱,直而无礼,则好奸,故绞。”④而“乐”与政通,《乐记》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由于“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教;乐盛则流,礼胜则离”,(《礼记·乐记》)所以,礼乐的施行应该符合“中庸”的原则,以免出现“乐胜”或“礼胜”而陷入“流”、“离”之弊。所以孔子告诉我们要“乐节礼乐”。⑤然而,礼乐的实行并不能只重形式,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所以说礼乐的施行要标本兼治、恰到好处,只有如此,才能出现像《乐记》中描写的那样:“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如若果真“四海之内合敬同爱”,那将是怎样一种和谐的社会?这会不会就是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呢?而这些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抑或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是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二、仁义与中庸   《礼记·大学》告诉我们“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其一就是“一家人,一国兴仁”;其二就是“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这两点看似简单,真要做起来可不容易。“仁”是礼乐的根本,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刘宝楠说:“人而不仁必不能行礼乐”,⑥孔子告诉我们君子⑦要“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方能成君子。而对于在位者,孔子的很多话语都透露出对他们的不满,如在《论语·八佾》篇中,孔子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笔者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在位者的“不仁”,所以孔子发出了感叹:“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人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