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教程文件.ppt

医学ppt--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教程文件.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ppt--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教程文件.ppt

(三)乙状窦血栓形成: 主要由乳突炎中耳炎并发,如血栓扩展到颈静脉,出现舌咽N、迷走N、副N变化。 (四)直窦血栓形成: 少见 引起大脑大V血流阻滞,出现意识不清,肢体强直、抽搐、多动。 脑内可能发生大量出血流入脑室,呈血性脑脊液,有时出现去大脑强直。 临床表现和体征 分期 压颈试验 一般不做压颈试验,以免引起脑疝。仅当考虑侧窦血栓时,做以下两种压迫试验,结果可呈阳性。 (1)压迫颈静脉,如果病变侧脑脊液压力不升高,而对侧迅速升高,则为 Tobey-Ayer征阳性。 (2)压迫病变对侧颈静脉时,可出现面部和头皮静脉扩张,即为Crowe征阳性 不全阻塞时,上述两征可阴性。 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 高颅压是其重要特征,多数颅压~>300mmH2O,蛋白及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一)直接征象 1、CT 圆形、椭圆、三角形高密度影,1周后低密度改变 (1)空“△”症 出现率35-75% (2)条索症 出现率20% 影像学 影像学 2、MRI 初期:正常、血管流空现象消失 T1等信号 脱氧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分解 T2低信号 正铁血红蛋白 继之:T1 、T2均为高信号 随血管再生:出现正常流空信号 影像学 (二)间接症象: 1、颅内压 : 脑室变小 MRI:脑实质高信号水肿区 2、脑实质出血性 缺血性改变 MRI Ⅳ期改变 Ⅰ期 发病1-5天 T1高信号 T2低信号 Ⅱ期 发病6-15天 T1、T2均为高信号 Ⅲ期 发病16天-3个月 T1、T2信号减弱 流空信号逐渐增强 Ⅳ期 发病4个月后 有些人可见持续的管腔 内等密度信号,无正常流空信号,表明持续闭塞。 影像学 3、DSA 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可达75%~100%,目前只有在CT、MRI检查后不能确诊的情况下使用。 直接征象是病变的静脉窦不显影、充盈缺损或显影不均(雪花征)。 间接征象是侧支循环扩张或迂曲,闭塞部位血液逆流,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动态-延迟。 影像学 病例 男性,16岁,突发头痛1天入院,颈强,CT诊断SAH。脑脊液压力350mmH2O,D-dimer 0.5 CT、DSA如下: 注意: 密切结合临床(颅高压症状突出),仔细分析CT表现,尤其脑梗死表现为边缘模糊、占位效应明显者,及时行MRI检查。 CT: 提供诊断信息 MRI:观察血栓形态变化过程,对准确评价病情有重要 意义 DSA:诊断的金标准 影像学 临床诊断优选检查路线 如患者首诊时临床诊断不明,可首选CT扫描,再进行MR检查; 临床已拟诊静脉窦血栓,应首选MRI、MRV扫描。 欲进行介入治疗/溶栓/诊断困难时,可行DSA检查。 影像学 1、病因治疗 感染性: 控制感染,处理原发灶 非感染性:治疗原发病,增加血容量,降低血粘度 2、对症治疗 颅内压高:脱水降颅压 高热: 物理降温 癫痫发作:抗痫 3、特殊治疗 抗凝 溶栓 治疗 1.炎性血栓 积极处理感染灶,对炎性者特别是已有脑膜-脑炎症状者,应针对致病菌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对患者血及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抗生素,对病原菌不清楚者应联合应用抗生素。热退之后还应继续使用足够时间抗生素,一般抗生素应用时间不应少于1个月。 治疗 2.非炎性血栓 (1)外科治疗: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机械性破栓、经动脉溶栓治疗和静脉窦内支架置人术等治疗方法。 (2)内科治疗:主要原则是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但给药物的途径剂量、时间、联合用药及其对血流再通的作用及副作用等尚无统一认识。 治疗 (1)抗凝治疗: 已普遍应用并公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无论有无出血性梗死都应进行抗凝治疗,因为抗凝的疗效远远大于其引起出血的危险性。有出血性梗死的颅内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效果满意,抗凝在出血性梗死病例中并没有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性。 治疗 普通肝素(SH): 用量和给药途径原则上应根据血栓大小和范围有无并发颅内出血等综合考虑。 一般首剂静脉注射3000~5000U,之后2.5万~5万U/d持续静脉滴注1天,检测2次部分凝血激酶时间(PTT)和纤维蛋白原水平。PTT延长2倍但不超过120s,疗程7~10天,而后改为华法林(华法令)维持治疗6~12个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