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毒学课件第8篇 章 双链DNA病毒.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病毒学课件第8篇 章 双链DNA病毒.ppt

以PRV为载体表达PRRSV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的5个免疫原性基因的重组二价基因工程疫苗HB98-3,猪体试验证实能产生抗两种PRRSV病毒以及抗PRV的中和抗体。 参考文献: 8.2 痘病毒科(Poxviridae) 天花 猴痘 2003年美国的猴痘 一、科的特征 痘病毒为卵圆形或砖形颗粒,由核心、侧体和囊膜组成,大小约为200×250×350nm。具双层囊膜。 核酸为单分子双股DNA,基因组比较大:痘苗病毒(191kb)、禽痘病毒(280kb)、昆虫痘病毒(375kb) 。 大多数痘病毒易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并形成痘斑或结节性病灶。 病毒在感染细胞的细胞浆内增殖,形成胞浆内嗜酸性或嗜碱性包涵体。 同属病毒的各成员之间存在着交叉Ag,不同属的病毒之间常无交叉Ag。 不同痘病毒在鸡胚毛尿囊膜上形成的痘斑的大小和形状有所不同,如:天花病毒、粘液瘤病毒形成小而分散的灰白色痘斑;痘苗病毒形成大而中心坏死的痘斑;牛痘病毒形成血性痘斑。 二、致病性 可引起人和许多动物的全身性和局部性皮肤痘疹,但各类痘病毒的感染范围不同。 大多数痘病毒,如兔的粘液瘤病毒、小白鼠的脱脚病病毒和牛的丘疹性啖病毒,有其专一的感染宿主,不感染其它动物,但牛痘病毒和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等感染多种动物,鸡痘病毒则可感染许多禽类。 禽类的痘病毒极难使哺乳动物感染,反之亦然。 三、分类 根据形态特征、自然宿主和特异抗原的不同,将痘病毒科分为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和昆虫痘病毒亚科两个亚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包括8个属 属 代表种 正痘病毒属 痘苗病毒 副痘病毒属 假牛痘病毒、羊口疮病毒 禽痘病毒属 鸡痘病毒 羊痘病毒属 绵羊痘病毒 兔痘病毒属 兔粘液瘤病毒 猪痘病毒属 猪痘病毒 传染性软疣痘病毒属 传染性疣病毒 牙塔痘属 牙巴喉病毒、流行热病毒病毒 四、痘病毒载体 痘病毒是一种十分优良的疫苗载体 作为疫苗载体的优点:插入容量大、基因组稳定、操作简单 以鸡痘病毒为载体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疫苗已经应用于临床 澳大利亚使用兔的烈性病毒——兔粘液瘤病毒控制兔的泛滥 澳大利亚——无边的草原,辽阔肥沃,独有袋鼠…… 1859年,从欧洲引进了可爱的兔子。 1928年,达到40亿只,导致植被破坏,粪便发臭,环境污染。 1950年引进了兔的烈性病毒——兔粘液瘤病毒,短时间内控制了兔的泛滥,控制到1亿只。 但在自然选择压力下,兔粘液瘤病毒的毒力很快调整到中等毒力,半年之后,病毒和兔群形成了平衡,兔群又迅速繁衍 至今,兔群在澳大利亚仍是一食物链的失衡环节。 8.3 腺病毒科(Adenoviridae) Adenoviridae 腺病毒科 234000× 一、科的特征 腺病毒体呈球状,直径为80-120nm,无包膜,壳体呈二十面体对称。 基因组为单一分子的线状双链DNA,36-44kb。 病毒宿主范围窄,接种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细胞变圆,肿大,颗粒增多,聚集成葡萄串状,最后脱落,但脱落细胞的代谢并不停止。 许多腺病毒能引起持续性感染,有些腺病毒能在新生的仓鼠中引起肿瘤,但在其自然宿主不引起肿瘤。 病毒对酸的抵抗力较强,适宜pH为6-9,能耐pH3-5,pH在2.2以下和10.0以上不稳定。对乙醚、氯仿有抵抗力,但在丙酮中不稳定。对热敏感,50℃10-20min灭活,56℃ 2.5-5min灭活。 多数腺病毒都能凝集动物的红细胞,不同的病毒凝集红细胞的种类有差异:禽腺病毒只能凝集大白鼠的红细胞,而不能凝集禽类的红细胞。HA-HI试验可以作为腺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第八章 双链DNA病毒 8.1 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 8.2 痘病毒科(Poxviridae) 8.3 腺病毒科(Adenoviridae) 8.4 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 8.5 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 8.6 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 8.7 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 8.8 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 8.1 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 一、科的特征 有囊膜球形粒子,直径约150nm。二十面体衣壳的直径约为100nm。 基因组为单一分子的线状双股DNA,大小约125-235kb。 病毒从细胞核膜出芽成熟,并获得囊膜。 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脂溶剂敏感,56℃ 30min灭活。 二、疱疹病毒的分类 按病毒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分为α/β/γ三个亚科 (一)α疱疹病毒亚科:宿主范围广泛、在细胞培养中增殖快、易破坏感染细胞、常在在神经节中建立潜伏感染。人类病毒代表有HSV-1、HSV-2、VZV (二)β疱疹病毒亚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