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六经等辨证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六经等辨证 课件

六经辨证 六经 一、太阳病证 太阳病证是指外感伤寒病初期所表现的证候。太阳主一身之表,抗御外邪侵袭,为人体的藩篱。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奋起抗邪,因此首先表现出太阳病证。 (一)太阳经证 (一)太阳经证 (一)太阳经证 2.太阳伤寒证 为寒邪侵袭,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 候。临床又称伤寒表实证。 [主要脉症]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治法]辛温发汗,——麻黄汤 (二)太阳腑证 (二)太阳腑证 1.太阳蓄水证 为太阳经邪内传,膀胱气化不行,水气停蓄所表现的证候。 [主要脉症]发热,恶寒,汗出,少腹满,小便不利,消渴,或水人则吐,脉浮或浮数。 [治法]通阳行水,外疏内利,——五苓散 二、阳明病证 阳明病证,是指伤寒病发展过程中,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常见于外感热病过程中正邪剧争,邪从热化的极期阶段,其特点是阳热炽盛,性质属里实热证。 (一)阳明经证 为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而肠中糟粕尚未结成燥屎所表现的证候。 [主要脉症]身大热,大汗出,大渴引饮,面赤心烦,舌苔黄燥,脉洪大。 [治法]清热生津,——白虎汤 (二)阳明腑证 为邪热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所表现的证候。 [主要脉症]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脐腹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甚则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边尖起刺,甚则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治法]荡涤燥结,——三承气汤 三、少阳病证 少阳病证,是指邪犯少阳胆腑,正邪交争,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从其病位上看,少阳病证是已离太阳之表,而未入阳明之里,处于表里之间,故又称为半表半里证。 [主要脉症]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治法]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四、太阴病证 太阴病证,是指脾阳虚衰,邪从寒化,寒湿内生所表现的证候。脾属太阴,三阴之屏障,病邪内入三阴,太阴首当其冲,故太阴病为三阴病证之初期阶段,以脾虚寒湿为病变特点。 [主要脉症]腹满欲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舌淡苔白滑,脉沉缓而弱。 [治法]温中散寒—理中汤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太阴与阳明同居中焦,互为表里,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两经病证在一定的条件下常易相互转化。若阳明病证清、下太过,损伤脾阳,可转为太阴病证;而太阴病证滥用温燥,或寒湿郁久化热,亦可转为阳明病证。故有“实则阳明(热),虚则太阴(寒)”之说,辨证须时时注意病情虚实寒热的变化。 五、少阴病证 少阴病证,是对外感病过程中的后期阶段,全身性阴阳衰惫所表现证候的概括。少阴经属心肾,为水火之脏,人身之根本。病至少阴,已属伤寒病的危重阶段。由于人体阴阳有偏盛偏衰的不同,少阴病证又有寒化证和热化证的不同类型。 (一)少阴寒化证 少阴寒化证,为心肾阳气虚衰,病邪入里从阴化寒所表现的全身性虚寒证候。就伤寒病而言,少阴寒化证是少阴病过程中较为多见的一种类型。 [主要脉症]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人即吐,脉微欲绝,甚则身热反不恶寒,面赤。 [治法]急温少阴或回阳救逆——四逆汤,阴盛格阳证——通脉四逆汤 (二)少阴热化证 少阴热化证,为少阴阴虚阳亢,病邪入里从阳化热所表现的虚热证候。 [主要脉症]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少津,脉象细数。 [治法]滋水泻火——黄连阿胶汤 六、厥阴病证 厥阴病证,是对邪入厥阴所出现的阴阳对峙、寒热交错、厥热胜复等证候的概括。厥阴为阴之尽,阳之始,阴中有阳,病至厥阴,已是伤寒病发展传变的最后阶段,其临床表现极其复杂。但归结起来,多为肝、胃、胆功能失调,以寒热错杂,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为其病理特点。 (一)寒厥 [主要脉症]手足厥冷,无热恶寒,舌淡,脉微或脉细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温通血脉。 四逆汤,当归四逆汤 (二)热厥 [主要脉症] 手足厥冷,烦热口渴,小便黄赤, 舌苔黄,脉滑。或肢厥,自觉阵阵烦热。 [治法]清热和阴,——白虎汤; 或敛阴泄热,——四逆散 (三)蛔厥 [主要脉症]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治法]调理寒热,和胃驱蛔,——乌梅丸 七、六经病证的传变 (一)传经 1、循经传 2、越经传 3、表里传 (二)合病 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称为合病。 (三)并病 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两经证候合并出现,称为并病。 (四)直中 凡伤寒病初起,病邪不从阳经传人,而直接侵袭阴经发病者,称为直中。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在其所著《温热论》一书中创立的一种诊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卫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