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最新).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最新)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学习目标 1 、把握诗歌情感,把握触景伤怀、情景交融的手法。 2 、了解写作背景,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忧思 3 、领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风格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语言精练,继承和发展《诗经》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沉郁顿挫:诗文的感情深沉含蓄,音韵铿锵有力。 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题解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即因秋感兴(触景生情),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问题一:哪个诗句表明诗人感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明确主旨: 问题一:哪个诗句表明诗人感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明确: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问题二:在颈联之前,诗人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来渲染此情? 意象 意象? 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从菊 他日泪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 意境: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为下句抒发愁苦乡思渲染了气氛。 问题三: 如果只是表达思乡之情,则杜甫难符其“诗圣”之名、“诗史”之说, 本诗除表思乡之情外,还透露着什么之情,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首联、颔联,除描绘了寓有悲壮色彩的巫峡景象外,又形象的暗示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息的政治形势和社会黑暗,并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因此,这四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暗含感情,意蕴丰富 问题四: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用意何在? 问题四: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用意何在? 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 问题四: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用意何在? 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 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 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往日(艰难岁月)再次流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亲人赶制寒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艺术技巧 ①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情和景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结合景色人事,寓情于声。 ②对偶。 中间两联对仗工整 杜甫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 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押平声韵)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咏怀古迹 (其三)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咏怀古迹(其三)》; 2、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