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防治与社区管理讲解课件.ppt

脑卒中的防治与社区管理讲解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卒中是中国人首要的心血管并发症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内 容 脑卒中的分型 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 我国脑卒中呈现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06》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可调控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 血脂异常 吸烟 饮酒 颈动脉狭窄 肥胖 其他 不可调控的危险因素: 年龄(55岁后每10年危险性增加1倍) 性别(男女之比1.1-1.5:1) 种族 家族遗传性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2 高血压是我国脑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黄久仪等.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年10月第15卷第5期:416-9. 缺血性脑卒中可表现为: 反复发作的TIA 发病初期常无剧烈头痛、早期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 急性局灶性脑损伤的体征,如三偏综合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出现于发病早期且较明显 意识障碍不明显或清醒 脑卒中诊断的基本原则—症状 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 出血性脑卒中可表现为: 发病后12小时内有头痛、呕吐,若出现颈项强直则更支持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后即刻或数小时内出现持续性意识障碍,提示有急性颅内血肿 面-腿-臂程度一致的偏身运动感觉障碍,尤其伴有意识障碍时,多提示大脑半球深部出血 急性小脑综合征伴严重头痛和/或意识障碍,合并脑干受压体征,提示小脑血肿 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除脑膜刺激征、早期呕吐和眼球运动功能障碍外,可出现急性局灶性脑损害体征 严重病例常出现意识障碍,以及脑水肿、颅内高压和脑疝征象 脑卒中诊断的基本原则—症状 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 TIA发作史 血管杂音、动脉内膜板块、眼底动脉变化 风心病、房颤 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高凝状态 吸烟 嗜酒 脑卒中诊断的基本原则—病因和危险因素 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 CT扫描:迅速鉴别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获得脑卒中部位、大小、类型或其他脑损伤的信息 MRI:更早、更清晰地显示卒中引起的脑组织异常改变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床旁操作,随时观察进展 颈动脉超声:检查是否存在狭窄、斑块或阻塞 脑血管造影(DSA):检测有无脑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 放射性核素SPECT扫描:了解脑血流情况 PET扫描:检测脑细胞代谢情况和脑组织的功能是否正常 心超:检测心脏内是否有血栓存在、瓣膜病和有无缺损 脑卒中诊断的基本原则—辅助检查 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 脑卒中的预防 一级预防 意义远大于 二级预防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1、18 健康教育: 内容:脑卒中的危害、危险因素、发生脑卒中后的应对 方法: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大众媒体健康教育 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行为学危险因素 戒烟:避免主动及被动吸烟 膳食:控制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及盐的摄入量,每日半公斤蔬菜和水果 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中强度运动,如:快走 控制体重:定期评估BMI,鼓励减重 限酒:男性20-30g/d,女性15-20g/d 心理因素:保持乐观、放松,调整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 药物干预:控制生理学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 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内容 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9-150 中国高血压指南指出 积极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卒中的重要措施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P2. 高血压治疗目标 高血压治疗目的: 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风险 目标血压: - 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 - 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冠心病,脑卒中后患者降至130/80 mmHg以下 - 如能耐受,所有患者的血压还可进一步降低;但冠心病或高龄患者DBP一般不低于60-70mmHg 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年修订版 成年人(≥40岁)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确诊为心脏病,应积极接受专科治疗 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 酌情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但须监测国际标准化比(INR),控制在2.0-3.0之间,75岁以上者控制在1.6-2.5之间 或口服阿司匹林50-300mg/d 或口服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有多重冠心病高危因素者,若无禁忌,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150mg/d,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心脏疾病干预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5 定期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尿病患者应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若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更应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体重和降低胆固醇水平 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糖尿病干预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6 有危险因素者首先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检查血脂(T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