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村发展运动及其对中国启示.docVIP

日本农村发展运动及其对中国启示.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农村发展运动及其对中国启示

日本的农村发展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摘 要:日本的造村运动在日本农村人口过疏、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得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防止农村人口外流的背景下展开的。日本造村运动的内容包括:以开发农特产品为目标,培育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以创设合理的融资制度为途径,提供农业低息贷款;对农民进行大规模补贴,增加农民收入。日本造村运动对中国的启示包括:(1)完善立法、政策支持,(2)加强农民组织建设,(3)重视农民教育培训。   关键词:日本 农村发展 启示   中图分类号:F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078-0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农村发展的现代化运动的实践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照作用。日本的造村运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日本也被称作造町运动。造村运动的出发点,是以振兴产业为手段,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振兴逐渐衰败的农村。随着造村运动的发展,其内容扩展到整个生活层面,包括景观与环境的改善、历史建筑的保存、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康与福利事业的发展等,运动的地域也由农村扩大到城市,成为全民运动。   一、造村运动开展的背景   1.解决农村“人口过疏”问题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故致力于重建城市,把主要的资本集中在东京、大阪、神户等大都市上,因而导致巨大的城乡差距。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农业劳动力大批外流,农村人口大大减少。在1955―1971年的16年期间,工业增加了1830多万人,达到了4340多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从61%提高到85%;与此相反,农业劳动力从1600万人减少到760多万人{1}。这就是说,日本战后如此迅速增长的劳动力,有一半以上是通过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而得到补充的。农村因为青壮人口大量外流到城市,农村就业人口中老年人和妇女的比例越来越大,1980年从事农业的人均年龄男性为53.3岁,女性为51岁。这种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的大城市及其周围人口过密,而在农村人口过疏的现象,使得农业生产力大幅下降,农村面临瓦解的危机。因此,在日本乡村自发性地展开了造村运动。   2.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所引发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也给日本造成了沉痛的打击,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经济增长明显放慢。大量消耗石油的巨型技术、企业、项目难以启动,甚至曾经利用廉价石油的交通运费也越来越昂贵,国家和个人都不堪重负,兴建城市的模式也备受质疑,特别是对资源严重匮乏的日本来说,只能先考虑进口石油的数量,然后才制定相应的经济增长目标。在能源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瓶颈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不用消耗大量石油的中小产业项目格外受欢迎。另外,在当时的日本,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财政的作用越来越弱,单纯依靠财政上的投资和信贷来改变地区差异也越来越难,而由农村自发展开的的造村运动却可以在不消耗大量能源和财政支持的前提下实现农村的发展。   3.防止农村人口外流的需要。造村运动的倡导者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认为,人口向城市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的增多,导致不同的人需要交流不同的信息而聚集;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信息量虽然很大,但仍然存在自己需要的信息搞不到手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信息化时代下的人就要向信息流通的城市集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化越发达,城市化的进程也就越快,而为了防止农村人口外流,平松守彦提出了“磁场理论”:如果强磁场与弱磁场之间放一块铁板,铁板自然会被强磁场吸引而去。为了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就要把农村建成不亚于城市的强磁场,把青年人牢牢吸引在本地区,磁场的吸引力在于产业,必须立足本地区条件,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和寻找农业之外的致富途径,成为村民积极参与造村运动的主要原因。   二、造村运动的主要内容   在日本的造村运动中最具知名度且影响力扩及全日本乃至亚洲各国的形式,就是由平松守彦于1979年开始提倡的“一村一品”运动。其主要做法有:   1.以开发农特产品为目标,培育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大分县地处日本九州岛东部,全县地形复杂,其中林地占全县面积70%,除了几处盆地外,几乎没有大的平原,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大分县具有种类繁多但产量不大的农特产品,具有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因此,“一村一品”的基本目标就是开发、振兴农特产品。他们在培育农特产品上抓住产地建设、培育名牌两大重点环节。如在产地建设上,强调因地制宜建立产业基地,以朝地町、九重町、玖珠町、钱津江村、之光村等为代表的牛产业基地;以大田村、国见町、野津原町、潼町等为代表的香菇产业基地;以佐伯市、庄内町、挟间町为代表的草莓产业基地;以姬岛村、鹤见町、蒲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