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现象实证分析.docVIP

我国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现象实证分析.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现象实证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现象的实证分析   摘要:1978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省际间的差异也在持续不断的扩大。本文以收敛性理论为分析基础,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对1978―2007年间我国省际间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β趋同,但是存在俱乐部趋同,东部和西部趋同比较明显,而中部趋同不明显。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投资主体细分,以论证固定资产投资各主体投资行为差异是否是条件β趋同的因素。   关键词:β趋同;俱乐部趋同;固定资产投资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11-0004-06      一、引言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照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人均GDP从1978年的381元增长到2008年的3817.6元,增长了10倍。但是,我国经济在持续30年高速增长的同时,省际间的经济差距也在扩大,按可以价格计算(以1978年为不变价格),人均GDP的标准差从1978年的330上升到了2008年的3063元,扩大了将近10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地区间的适度差异增长有利于全国经济总体水平的快速增长,但是差异的长时间的存在和过度的扩大,则不利于资源的整体配置,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这种增长差异的长期扩大,也必然会造成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扩大,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悖于我国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宗旨。因此研究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显得尤其重要。   要缩小地区间经济增长的差异,必须要从造成省际间经济增长差异的深层次原因着手。解释经济系统之间经济增长的理论体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从经济总量分析入手,另一种是从经济结构分析入手。任何一个经济系统的增长过程都同时伴随着要素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因此任何单独从一个方面来分析经济增长差异都是不全面的。本文以经济增长收敛性理论为基础,在总量分析的同时,结合省际间的地区结构差异来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差异持续扩大的原因。      二、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理论回顾      经济增长趋同研究最早始于Ramsey(1928)的研究,在新古典框架内,对于一个封闭经济,各地区人均增长率可能与人均收入或人均产出水平存在反向关系,如果存在相似的技术结构等,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经济表现出更快的速度增长,这就是著名的经济增长趋同理论。Baumol(1986)在Maddison的数据基础上,对16个工业化国家1870-1978年进行实证分析,得出16个工业化国家存在着经济趋同现象的结论。但是与Baumol的观点不同,Delong认为Baumol样本选择存在偏差,他认为经济增长不存在趋同现象。[1]以Romer[2]和Lucas [3]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存在趋同,而是趋异。Lucas将人力资本引进经济增长模型,与新古典理论假设边际报酬递减不同,Lucas认为人力资本边际报酬是递增的,从而经济发达的国家将会获得持续的高增长率,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讲表现出趋异现象。   针对新增长理论的挑战,新古典理论将经济趋同细分为 趋同和β趋同,所谓 趋同是指不同经济系统间人均收入的标准差随时间的推移而趋于缩小,也就是 。描述和刻画 趋同主要使用人均真实GDP的对数值的标准差来确定。?茁趋同是指初期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经济系统趋于在人均产出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等人均项目上比出气人均产出水平较高的经济系统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又分为?茁绝对趋同和?茁条件趋同。主要代表人物有Barro[4]和Sala-I-Martin(1992a)[5]、Mankiw(1992)[6]以及Dowrick(2002)等。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俱乐部趋同的概念,Galor(1996)认为所谓的俱乐部趋同与条件趋同不同,俱乐部趋同是指它指的是初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经济集团各自内部的不同经济系统之间,在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的前提下趋于收敛,即较穷的国家集团和较富的国家集团各自内部存在着条件收敛,而两个集团之间却没有收敛的迹象。Deardorff(2001)以分工和国际贸易为分析背景,证实世界经济体确实存在着“俱乐部趋同”现象。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经济飞速增长,但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差异也持续的扩大,这种经济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Chen和Flsisher(1996)采用Solow模型分析框架,利用各省1952-1993年的数据分析后得出,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各省人均产出呈现发散状况,而在1978-1993年则呈现条件趋同。Raiser(1998)针对我国各省1978-1992年数据分析后,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在这段时间内呈现趋同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