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农林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与启示
我国农林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摘 要:文章对我国农林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的历史使命及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及经验启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实践表明农林高校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持,培训实用人才,促进基层组织发展,并可引导毕业生面向新农村建设就业。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林高校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面向农业,发展“顶天立地”的科学技术;面向农民,培育现代化的新型劳动者;面向农村,营造和谐文明的发展环境;完善自我,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打造品牌,激活新农村建设的高校资源需求。
关键词:农林高校 新农村建设 探索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105-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林高校掌握着先进的农业技术,拥有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我国农林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
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农林高校在“三农”服务中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传统优势与鲜明的办学特色。农林高校具有服务“三农”的学科优势,在学科设置中始终是以农林学科为依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既是农林高校的应有责任,更是农林高校的优势。农林高校有一批全国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一大批以农林学科为优势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有一批以服务“三农”为优势的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有实践多年并日渐成熟的举措,在服务“三农”问题上具有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农林高校与其他农业科研单位相比,除共同承担着科技创新的重任,更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具有国内其他农业科研院所不具备的社会资源与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林???校应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立足点,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为切入点,以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扩大农民增收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落脚点,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我国农林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高等院校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和社会是我国现代大学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我国农林高校主动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着力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教育部于2007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部署了农林高校服务“三农”的工作,并指出,要充分认识高等农林教育在我国农林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重要作用。我国众多农林院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立机制、落实措施,以实际行动为高校履行服务社会职能做了有力的注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持。高等农林院校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采取校企合作、校地联盟以及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中心)等多种形式,服务于区域农业发展。同时,科技人员职务职称的评定晋升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激发广大教师从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华中农业大学始终把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学校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实践中形成了“围绕一个领军人物,培植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办学模式,产生了一批以“六个一”为代表的、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华南农业大学始终把服务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教育和信息优势,搭建与市(县)地方政府全面合作的科技平台开创了“科技绿舟”成果推广模式。在“科技绿舟”板块式科技成果推广平台基础上,华南农业大学以产业链为纽带,创新性地开展由教授领一个团队,联一个企业,兴一个产业,富一方农民的“四个一”工程。
2.为新农村建设培训实用人才。四川农业大学主动承担四川省委大规模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任务,2006年至今已在校内培训近7000人;安徽农业大学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先后派出4800多人次的专家和科技人员,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600多期,培训农民12万人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云南农业大学结合云南生产实际需要,为当地培养大批乡土科技人才,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20余期,培训乡土技术人才25000余人次;沈阳农业大学实施了“沈阳市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