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发展现状与改善途径.docVIP

我国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发展现状与改善途径.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发展现状与改善途径

我国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发展现状与改善途径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村支付清算体系基本建成,运行情况较好,但也存在金融服务机构单薄、传统结算工具占主导、资金清算系统欠发达等问题,笔者认为,市场利益驱动、结算方式偏好、硬件配备滞后、人员素质偏低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因此,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提供自助结算服务、畅通支付结算系统以及提高员工素质将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农村;支付结算;改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1-0083-03      近年来我国农村支付清算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农村支付工具日渐丰富,支付结算服务进一步改善,适应了农村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      一、我国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发展现状   (一)金融服务机构单薄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由三类金融组织机构构成:一类是国家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二类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系统;三类是民间融资组织。从国内金融改革的特点来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真正为“三农”服务的机构明显不足,不仅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并在农村的经营机构和部分县支行,而且农业银行也撤消了大批营业网点,导致相当一部分地区、县以下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两家机构,如此单薄的支付结算服务组织体系无法满足农村广大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在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县域经济的同时,一些县域涉农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2006年,全国县域涉农金融机构网点数占比为56.3%,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下降4.6和2.5个百分点。[1]   (二)传统结算工具占主导   近年来,农村支付结算工具日渐丰富和完整,已经从传统的现金、转账、汇兑、委托收款业务逐步扩展到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卡、网上支付等业务,票据和银行卡业务比重逐渐上升,但传统支付工具仍是主要的支付结算方式,现金交易的数额较高。以浙江省为例,2006全省农村信用社上半午共发生支付业务1519.06万笔,金额15196.7亿元,其中票据结算金额9890.37亿元,银行卡结算金额695.22亿元,结算方式4611.11亿元,分别占65.1%、4.6%、30.3%,其余均为现金交易。[2]   (三)资金清算系统欠发达   目前,农村资金清算系统包括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大额实时、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等。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是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包括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金清算平台,目前已覆盖了全国30家省级农信联社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的84700家营业网点,其中20家省级联社的69500机构网点可办理实时汇兑业务,17家省级联社的5276机构网点可办理汇票签发业务,16家省级联社约38000机构网点开通并受理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3]农信银支付系统自2006年上线后运行情况较好(见表1),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汇路不畅,在途时间长、速度慢、环节多、查询查复困难等。至于大额、小额支付系统,由于加入支付系统的农信社营业网点偏少,支付系统的部分功能存在缺陷,农信社尚未成立全国汇票处理中心,这都使得该支付系统的效益不够明显,甚至存在风险隐患。      表1 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运行情况      资料来源:韩兆云.携手打造农信银行系统服务平台[J].金融电子化,2008,(6):19      二、制约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发展的因素   (一)市场利益驱动   为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各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均大大弱化了农村的金融业务,市场定位和经营战略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纷纷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按照市场机制配置金融资源,根据成本收益原则撤并了达不到保本点的县及县以下的营业网点,努力向投资机会较多的大中城市增设网点;在资源配置上,将内部人才、资金、技术装备等重点向金融资源富集的城区分支机构倾斜。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县域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点数下降比例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减少6309个和3582个,占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减少数的62.5%和74.9%,金融从业人员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减少3.9万人和2.3万人,占全国县域金融从业人员减少数的61.9%和65.7%。   (二)结算方式偏好   由于长期以来,无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居民都形成了现金结算的偏好习惯,现金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瞬间完成结算,没有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因此倍受人们青睐。[4]相比之下,票据和银行卡等支付工具具有专业性强、手续繁琐的特点,再加上农村地区对此类工具认识不足,金融知识相对缺乏,因而应用程度较低。另外,银行卡的年费和工本费,以及农村地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