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晓林乡镇企业家荣耀与迷思
张晓林乡镇企业家的荣耀与迷思
2008年,对张晓林而言绝对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这一年,他六十岁,走完了人生的第二个三十年。而这一年对于中国亦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走过了它的第一个三十年。当这两个似春水东流的三十年在张晓林这里汇聚时,搅起无数涟漪,因为就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农村人的张晓林通过创办企业,实现了自己从“无产者”向企业家的转变。
微光初现
1978年改革的气息渐渐在大江南北开始弥散开来,那些政治嗅觉敏锐、视界开阔、胆识过人的少数人循着天际间洒落的一丝微光开始了自己的征程。张晓林显然不在其中。
这时的他正在湖北天门市的一个农村社队里做着一名裁缝师傅,带着10名残疾学徒辛苦劳作。其实改革开放前我国广大农村也存在着所谓的企业,叫社队企业,是农村计划经济的组成部分,但这些企业与日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
张晓林至今仍很庆幸自己青年时学了裁缝这门手艺,并且由衷地感谢文革那个艰苦的岁月和那些在艰苦日子里和自己在一起的残疾工人们,这些是他日后走上一条成功之路并且走的异常坚决。
时间到了80年代初,改革的方向虽然不是人人都能体会,但是那股子改革的劲头倒是着实振奋起了时局大众。而社队企业也开始进入市场,一些农民或承包社队企业,或挂靠社队自己出资兴办企业。
这样的潮流涌动自然撼动了远在湖北农村的张晓林,在天门市九真镇政府的支持下他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创办了一家集体企业――湖北天门时装厂。.虽说企业产权在乡镇府,可是在这家企业里,张晓林带着二三十个残疾人兄弟开始了服装进料、加工、销货等全面的工作。“记得我们是从湖北天门背着货物一直卖到汉口汉正街,这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为了生存下去必须这样做。”回忆起往日的艰辛,张晓林这样感慨的说道。
其实这样“衣衫褴褛,劈荆斩棘”的草创期艰辛在80年代中国的农村企业可谓常态。面对一个长期压抑的偌大市场,回望自身缺乏技术、资金,甚至是生活在政策的灰暗地带的现实,这样的苦痛确实是难以避免。
?? 天地开阔
似乎92年注定要成为中国人时刻铭记在心的历史时段,因为这一年,小平的南巡和他积聚已久的肺腑之言为迷茫徘徊的中国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勇气,中国的改革进程从此如长江流水奔腾不回。
而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农村城镇化的推进,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并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成长起来。就在一年,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内地的一些城市出现了无家不作坊,无村不企业的景象。正是他们的繁荣带动了中国的民营企业走上了在国有企业盘踞的土地上开疆扩土的道路。
而这样的时代给张晓林带来了发展的第二次契机,多年的经营已使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个人的信誉也得到极大的认同,政府经济管理角色的开始渐渐得到规范和弱化。于是,不愿再受制于人的张晓林与奋斗多年的天门时装厂“分了家”,独立出来成立了天宇服装厂。这一年的他已经四十有余,是人生成就事业最为璀璨辉煌的年岁,勤奋的张晓林并没有让时代在自己“年轮”上留下残破的痕迹。
依靠浸淫服装行业多年所积攒的经验,以及在商场摸爬滚打所积累的人脉资源,张晓林对真正属于自己的企业投注了父亲般的关爱。通过多年形成的对于市场的敏锐嗅觉,张晓林开始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涉及多个产品的制造,并开始了向集团化发展的进程。
张晓林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多么成功的人,了不起的人有很多,他自己只是做好本分而已。.他说:“在这个乡镇企业的发展中,结识的很多工作伙伴尽了很大的力。”张晓林看似谦虚的话,多多少少反映出乡镇企业在经过多年的运营,实力开始壮大后开始将人的重要性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毕竟在那个乡镇企业“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年代,“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例子太多了,人才的缺失是最主要的原因。
至今张晓林的集团企业已颇具规模,包括时装公司、制衣公司、外贸公司、喷胶棉厂、包装厂、拉链厂、丝印厂、劳动服装公司等八家企业。其中设在武汉的制衣公司在整个湖北颇具影响。
前路漫漫
时间进入了2000年后,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经营,许多乡镇企业面临着严峻接班问题。随着“第一代”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开始淡出企业的一线,“第二代”开始掌起了父辈的舵,引领巨轮驶向新纪元。但是相比长辈的坚毅,魄力,胸怀和视野,新主人们显然稍逊一筹,于是乡镇企业开始陆续迎来了“第二代危机”。
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张晓林的注意,直到今年3月的一场不小的车祸,才引起了他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警惕。那天晚上在驾车回家的路上因为抵挡不住连日来通宵达旦工作的困倦,撞到护栏,连人带车都翻了出去。张晓林事后回忆,“当醒来的时候首先的想法就是:公司要完了。”作为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控制体系实行集权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