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盈余管理动因评价
对盈余管理动因的评价
[摘要]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会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拟在透视盈余管理动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三大理论进行系统的归类和综述,并对相关研究作出展望。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因;评价
一、引言
会计信息(尤其是盈余信息)的披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盈余信息公开披露的程度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密切相关。企业靠各种契约的维系去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会计盈余信息对契约的签订和履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的不对称、契约本身的不完备性。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公司与政府、公司与社会等之间相互产生矛盾。作为理性经济人。报酬和声誉需求促使管理者有意识地进行盈余管理。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可以提高公司的效率。但超过一定界限就会演变成为内幕交易、舞弊、欺诈等恶劣行为。在我国,金融市场还不稳定,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监管部门还不够健全。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
二、盈余管理及其动因
盈余管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常与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性一起探讨。已有文献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分别从正、反两方面下定义。笔者认为盈余管理是“中性”的,这可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盈余管理不同于盈余造假。它是在合乎相关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大前提下,管理者对现行制度存在漏洞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这种程度上说,它存在利润调整的余地,降低了管理者的报酬风险,有利于激励管理者采取更好的策略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可以促进社会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盈余管理存在一个限度问题,如果管理者采取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就会使会计信息失真,对利益相关者产生投资误导。扰乱资本市场秩序。从这层意义上说,盈余管理行为是一种有害行为,它使投资者在决策时无法区分优、劣企业。进而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经济发展。所以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
(一)盈余管理动因
总体来说,企业管理层为了避免亏损、避免退市、使管理者报酬最大化、操纵股票市场、少交税或延迟纳税等运用应计项目和构造真实交易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已有文献对盈余管理动因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类分析:资本市场动因、契约动因和监管动因。
1.资本市场动因: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都会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对公司股票进行估价,促使管理者为抬高股价而进行盈余操纵,具体可从IPO动因、配股动因和避免摘牌动因三方面来理解。
(1)IPO动因。在我国,只有符合特殊规定的企业才能上市,其中公司过去的经营业绩是决定企业能否上市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争取上市资格,企业管理层便会进行盈余管理,尤其是经营效益差的企业。同时,公司过去的盈余状况还会影响到股票能否顺利发行和发行价格。
(2)配股动因。配股是公司上市后筹集长期资金的主要渠道。为了符合配股融资的规定,管理者会在会计原则的约束下进行盈余调节。它是在中国特有的融资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种盈余管理行为。
(3)避免亏损、摘牌的动因。上市公司面临因连续三年亏损而摘牌时,为了维持上市资格而进行盈余管理,先摊后转费用。为第三年的“转亏”做好准备。赵春光研究(2006)指出: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资产减值进行利润平滑化的盈余管理。
综上可知,资本市场动因产生的盈余管理在我国较常见,可能与我国不健全的资本市场和不完善的法律法规有关。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投资环境不稳定,行业竞争也不平衡,导致某些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钻空子。
2.契约动因:会计盈余信息对契约的签订和履行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契约存在的基础。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本身的不完备性,在契约维系过程中,管理者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取利。同时,债权人为了自己的资金得到保证,在签订合同时会作出限制性规定,如银行依据企业经营状况而制定的贷款限额。
(1)管理者报酬契约动因。管理者的报酬常与经营业绩挂钩。刘睿智(2009)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时发现:操纵性应计利润对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存在显著影响;高管操纵盈余的动机随着年薪与报告利润相关性的增加而增加。可见,信息不对称使离管总能找到机会避开董事会的监督进行盈余管理。这在英、美发达国家比较普遍。英、美国家的股权高度分散,治理层对经理人的监督相对有限,所以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也多一些。
(2)债务契约动因。Sweeney(1994)讨论了债务契约对于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和盈余管理的影响后发现:最终出现债务违约的企业在违约前的数年中平均来说更加偏好选择可增加收入的会计政策。这种情况在我国尤其严重,由于资本市场不健全,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发达国家较狭窄,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为了达到银行贷款的条件或取得更多贷款,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