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瑞芝为农民说话不拐弯改量者.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瑞芝为农民说话不拐弯改量者

杜瑞芝为农民说话不拐弯的改量者   不久前,原中共广东省委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杜瑞   芝,应邀赴京出席农村改革30周年座谈会。会上他发言   说:“农村改革30年,改革是一个上下左右互动的结果。   最大的动力是农民的肚子问题。但如果没有邓小平这个   权威的支持,最大的动力也动不起来,没有权威是不行   的。而且,没有大家的互动、合力、推动,也不行。”与会者   听了88岁高龄杜老的发言,说他还是那个老样子,从来   说话不拐弯,敢说真话、实话。   由于历史的缘故,杜瑞芝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   平建设时期,从事革命生涯50余载,   他与“三农”打交道,最知农民心,最尊重农民意   愿。因此,他代表农民利益,为农民说话从来不拐弯。正   因为杜瑞芝从来说话不拐弯,敢说真话,早在所谓高举   “三面红旗”的年代,担任珠江三角洲佛山地委第一书   记的他,就敢于强调反“左”,并提出一些农村改革的超   前主张。也正因为他从来说话不拐弯,敢说真话,从   1966年起就遭殃挨批斗,直至1974年才被“解放”,也   就是说“文革”中他被批斗的时间最长,“解放”得最   晚。   如果说,仅仅凭借脑子回忆往事,很难百分百准确。   那么,从如今保存下来佛山地专机关造反派1967年10   月编印的一本汇集着1959年到1966年杜瑞芝在各种   场合讲话的所谓《杜瑞芝罪行录》,便是还原历史真实的   材料了。但篇幅所限,只能介绍其一二。   一是《1959年6月5日杜瑞芝在地委市桥会议   (扩大)上的总结发言》。这是对树起所谓“三面红旗”的   1958年进行评论的,被造反派当作“彭德怀式”的三反   大毒草。杜的发言开宗明义,说明“评论”的缘由是:“对   五八年应如何评价?中央和省委都没有说过,在这次会   议上同志们的发言都谈到了,因此要谈一谈,要评论一   下。”接着,他直截了当说了1958年六条缺点及其原因:   “(1)建立人民公社……刮了‘共产风’,这是很大的缺   憾。为什么?主要是没有经验……把他们(农民)的觉悟   估计过高???。(2)农业生产上,无限的指标,不稳当的没   有经过试验的措施,产生了缺点,而后来又把产量估计   高了,误认为粮食过关,结果带来了粮食紧张。(3)工业   和基建搞快了……特别是采取了错误的放‘卫星’的方   法大搞钢铁,结果挤掉了农业……使整个日用品生产陷   于半停顿状态,发生了困难。(4)对粮食放松了管理……   造成很大浪费。(5)少种高产多收的方针,定的也偏了,   冬种少了,备耕迟,给今年早造带来了损失。(6)把成绩   夸得过大了,有的同志形容为‘搽粉搽得太多了’,这句   话很深刻,这就叫浮夸。”杜说的句句是实   诂。   二是《1961年8月16日杜瑞芝对人民日报   编辑李庄、李克林谈话(记录)》。当年仍处于经济   困难时期,杜主要是谈了他对如何放宽政策、恢复   生产、搞活经济的见解;纯粹是实践经验之谈,来   自群众的创造,没有空话、大话、套话和假话。特别   可贵的是,他当年就敢于提出在干部队伍中反   “左”的主张,真是一语中的。杜的这个谈话,被造   反派诬蔑为“是一篇全面系统的宣扬复辟资本主   义的反革命宣言书”。杜说:“几年来一个‘大’(一   大二公)的不良后果,(使)群众对集体不相信,丧   失信心。”因此,他主张“社队体制变动、缩小,与当前农   民觉悟相适应”。他反复强调反对平均主义,认为农民   要求包产到户,是搞平均主义逼出来的。“减产队过去   都是靠共产风吃饭的”,“懒汉喜爱公社”。他强调靠小、   包、放,恢复生产,搞活经济。对“小”字,他说:“恢复农   业生产,靠那个小字吃饭――小集体、小自由。这样生   产恢复得很快。对“包”字,他说:“靠‘三包’(包产、包   工、包成本)。三包主要不是经营管理问题,是政策问   题。没有三包,就没有小队所有制。”“三包落实,指标降   低,可以吃饱;粮食到户,加上自留地,可以吃好。”对   “放”字,他说:“逢放必好,逢统必少。’他说到问题的症   结所在是:“群众怕我们‘左’,我们怕群众右。我们怕农   民自发,农民怕我们变。”因此,他强调说:“干部思想问   题,不公开反‘左’,大概不成。”   毋庸讳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仍然存在一   个个又被一个个突破的禁区。例如,1979年1月11日,   经“三中全会”原则通过并重新改写的《中共中央关于   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农村人民公   社工作条例(试行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